流利的中国东北话、爽朗的笑声、待人和善热情、热衷于拍照合影......如果您在北京遇到这样一群白发苍苍却谈吐风趣的老人,一定会把他们当成是从东北过来的老年人旅游团。 10月25日,在移动大巴上,团员们有说有笑。 其实,这些开朗热情的老人每一个人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他们是身负着沉重时代故事的日本遗孤。 10月22日晚,致力于中日友好的各界人士相聚于北京好苑建国酒店,为该团举行了欢迎宴会。 10月17日至26日,日本侵华战争遗孤感恩访华团一行34人来到中国,先后在四川和北京进行考察和访问。这是遗孤团开展的第四次组团访华活动,其中,34人中有6人是遗孤二代。 此次人民网记者跟随他们的脚步,聆听他们了的故事,倾听了他们的心声。 池田澄江:“愿意为日中两国的友谊做出自己毕生的贡献” 池田澄江出生于1944年,1981年7月回到了日本。现在担任中国归国者日中友好之会理事长,同时作为团长从2009年开始带访华团回国交流。 10月25日,在中国传媒大学池田澄江同师生们交流。 四次带团访华,对于中国的发展,她感慨地说:“我每次回来,感受都不同。中国过去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现在的经济却占世界的第二位。我在中国的时候人们大多都住的草房、平房,现在到处都是高楼大厦。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大不同,每天早晚都能看到很多人在打太极拳、跳广场舞,市场里的东西也是应有尽有,这就说明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不愁吃、不愁穿了。现在,人们穿戴讲究,买东西主动排队,文明素养大幅提升。经常能看到年轻人坐公交车时会主动的给老人和幼小儿童让座,这在日本是极少看到这种场景的。” 10月25日,访华团一行参观中国传媒大学博物馆。 池田澄江的父母都是日本人,1945年日本战败,仅10个月大的她被生母交给黑龙江牡丹江市的一个中国家庭。养父母供他读书把她抚养成人。她说,“我是带着红领巾,在党的红旗下长大的。37岁回到日本,下飞机时第一次听到了日语。我虽然是日本人,但是如果没有我的养父母、没有中国就没有我。”在中国的时候,池田澄江曾经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大海林林业局西南岔林?的一所小学教学,当时她年轻好强曾3次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每次都因为是“外籍人士”而被拒绝。 回忆自己的人生,她说:“我这一生起起伏伏,坎坎坷坷。现在能够平静的生活,与两国人民对我的关怀是分不开的。希望日中两国人民世世代代永远和平友好相处下去,我愿意为日中两国的友谊做出自己毕生的贡献。” |
“想常回家看看”--讲述日本侵华战争遗孤感恩访华团团员的故事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CCTV大富与北京企业向神奈川县捐医疗抗疫物资
华为向日本赠送50万枚口罩 日本网友:向中国企业真诚说声谢谢
华为向日本捐赠50万只口罩 支持抗击疫情:“加油,日本”
风月同天!华为拟向日本医疗机构捐赠50万只口罩
“樱花树之下,没有陌路人” 中领馆向日本捐赠物资
携程:向日本、韩国、美国等海外10国共计捐赠100万枚口罩
嘉太共济、绯樱同春!嘉定向日本太田市捐赠13万只口罩
我总领馆向日本医院捐赠物资,也引了句诗
3万件防护服出口日本 厦门海关紧急验放
广州向友好城市福冈市捐赠30万只口罩
中国电影人向日本捐赠2800套防护服
日本“风月同天”,我们“同担风雨”,这才是全球抗疫该有的样子
一个多月前,她从日本筹集60万只口罩、1400套防护服运回国
在华日本人战“疫”故事:灾时方知中日交流之深远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辽宁省向日本和韩国紧急捐赠防护物资
日本人出上联“本日飞机飞日本”,中国网友对出下联,堪称经典
日本著名乐队为中国写歌,希望能携手并肩战胜疫情
黑龙江向北海道捐赠2万只口罩 日本网友:感谢中国的善意之举
日本相关友好机构 向贵阳市捐赠防疫口罩
日本各地小学生手绘明信片为中国抗疫加油
日本人看中国:外国人能翻译中国古籍吗?
中日(苏州)智能制造产业合作示范区启动建设
日媒:日本札幌市收到中国回赠2.5万只口罩
日本乌拉圭两国向广西捐赠一批防疫物资
通讯:日本姑娘“香香”的中国记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