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民间合作 >> 正文

8年往返逾百次 日本专家筑桥中日科研合作

作者:未知  来源:中新社   更新:2012-2-15 15:37:03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中新社北京2月15日电 题:8年往返逾百次 日本专家筑桥中日科研合作
  作者 刁海洋
  “要是按照科研成果评奖,我肯定不会获奖,我在艾滋病防治领域还没有任何建树”。14日刚刚获得2011年度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的岩本爱吉谦虚地对中新社记者表示。
  岩本爱吉是日本著名的传染性疾病与病毒学专家,并直接促成了中日两国在该领域的合作。他的获奖是对其8年间为中日科研合作所做努力的肯定。但他谦虚的认为,“我只不过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让中日两国的科学家能够合作、共享。”
 
  岩本教授与中国的结缘还要从2003年说起。那一年正是非典型性肺炎(SARS)在亚洲爆发的一年,中国的非典疫情一度十分严重。作为传染病领域的专家,岩本教授深感必须要加强与中国在该领域的合作,共同防治传染病。
  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中国方面的积极响应。经过一系列磋商,中国科学院和日本东京大学于2005年正式签署开展合作与交流协议。在岩本教授的努力下,双方于2006年成立了分子免疫学与分子微生物学联合实验室和中日结构病毒学与免疫学联合实验室。同年,这两个联合实验室被正式批准为中日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
  目前,双方的合作已经进入第二个五年的合作期。岩本教授表示,第二个合作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将现有的两个实验室做大做强。岩本教授希望两个实验室能够在分子免疫学与分子微生物学领域内扩大影响力,继续加强与国际的交流。
  已年过花甲的岩本教授现任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亚洲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也是一名医生,同时还是中日传染病合作研究项目日方的总负责人。他不仅要上课、门诊、搞科研、还要负责合作项目的相关事宜。
  但即便身兼数职,岩本教授还是保持年轻人一样饱满的精神。他说,“我太太经常提醒我,人上了年纪要注意少吃饭,少喝酒,工作不能太劳累。可是我一旦来了兴致,就把她的叮嘱忘了。我有时会为了等一个实验结果整晚不睡。”
  在岩本教授眼里,“兴趣”是科学研究的不竭动力。他对DNA结构十分感兴趣,他说:“DNA不过就是一个简单的双螺旋结构,但是不同的组合和不同的位置竟然能演变出不同的基因。一种微小的改变可能会给人体带来巨大的变化,这难道不是一件有趣的事儿吗?”
  无论工作再忙,岩本教授都会保证每月来中国一次。2005年至今,他往返于北京和东京的次数已经超过一百次。他说,“我既不会放弃科研,也不会放弃坐诊。做医生是我的理想,我的科研也是为我的临床治病服务的。如果不与病人面对面的沟通,我会很不踏实”。(完)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中日友好:

  • 下一篇中日友好: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国侨办副主任李刚走访神户中华

    华人企业家王波:致力于科技研

    “2016在日中国企业协会-工行

    日本珍品来西安 展示唐代中国风

    “梵音东渡——日本醍醐寺国宝

    福岛工艺品会津本乡烧10月份将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