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民间交流 >> 正文
东京“星期日汉语角”促进中日民间交流引关注

11月11日汉语角活动照片/段跃中摄影



    人民网日本版11月12日电:据《日本侨报》报道,11日,第15次东京“星期日汉语角”在西池袋公园举行,20余位参加者除自由交流之外,还听取了在日中国人作家李松月女士创作出版日语小说的报告和中国学者首次访日的体验谈。

    东京“星期日汉语角”创办三个月,已经成为关心中国的日本人和在日中国人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也逐渐成为向海外民众传播中国信息的重要窗口和知名品牌。“汉语角”先后邀请在华香港和北京工作12年的佳能职员山崎学夫妇、在广东东莞工作7年的鹈泽诚等数位长期在中国工作的日本人前来讲演,他们将自己亲身体验的中国生活用中日两种语言介绍给日本人,受到大家的高度评价。同时,汉语角还成功推出了一批活跃在日本社会的中国人的文学作品,如企业家丁如霞的《丁家人》、作家李松月的《何处是我家》、作家桃子《又见樱花》等;早稻田大学、东京外国语大学、日本法政大学等日本著名高校的年轻学生也积极参加了汉语角的活动。

    三个月以来,参加东京“星期日汉语角”的成员累计达300余人次,分布结构有明显的广泛性:他们由两国的知名学者、政府官员、公司职员、年轻学生、家庭主妇等各种社会成分组成。既有85岁高龄的老者,也有4岁牙牙学语的孩子。汉语角涉及的话题极其自由和宽松,既包括越来越便利的北京交通,还介绍中国各地的美食;既有不断变化的网络和手机,也有永远不变的中国人的热情与善良;既有过桥米线,还有小尾羊······同时,热心的在日华人和留学生也投身到这个交流的队伍之中。留学早稻田大学的中国政府公务员向大家介绍中国的政治体制;华文媒体主编向大家介绍在日华文媒体与中日关系;年轻的日本大学生介绍学习汉语和留学中国体会······“每周我都盼着星期天快点到来,因为我期待着参加汉语角”,曾在北京留过学的公司职员山崎素子女士说。

    早稻田大学传播学研究生赵新利说:“日本媒体对中国的报道通常带有一定的偏向性,长期如此,使得不少日本民众对中国持有偏见。单靠中国的对日宣传,很难从根本上消除这种偏见。民间交流,尤其是汉语角这种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在消除误解、纠正偏见和塑造中国形象方面有更好的效果。汉语角将成为中国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

    东京“星期日汉语角”的创办人,《日本侨报》总编辑·日中交流研究所所长段跃中先生说:“当前,全球各地出现了数百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是政府主导的传播中国文化的崭新形式和最新成果,而汉语角,则可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孔子学院,它讲求轻松自由的交流环境和交流方式,且不需要金钱的投资。孔子学院正规、权威,汉语角自由、活泼。希望有更多的汉语角在世界各地出现,让她发展成中外民间交流的重要平台。”

    据悉,东京“星期日汉语角”始于2007年8月5日,是日本首个汉语角。每周日下午,喜欢中文、关心中国的日本人和热心的在日中国人聚集在东京西池袋公园,用汉语和日语交流,任何人可免费、自由参加。成立三个月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社等中国媒体和朝日新闻、读卖新闻、在日的华文媒体等给予了报道,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2020年中日青少年科技营在南京开营
深化医疗康养合作 增进人类健康福祉——来自中日新时代健康论坛上的代表声音
2020年中日青少年科技营在南京开营
第四届日本新片展在上海开幕 8部新片促进中日交流
第四届日本新片展在上海开幕 8部新片促进中日交流
中日交流共推儿童新冠肺炎抗疫工作
中日友好交流故事会在大阪举办
小小玩偶蕴藏着中日交流互鉴的一颗心
中日黄檗文化民间友好交流频繁
中日“交流经济与地域循环共生圈”在东京举行
刘迪:中日携手不妨从小事做起
中日人士齐聚畅谈日中友好会馆后乐寮前世今生
中日友好“掘井人”冈崎嘉平太展在清华大学开幕
助推中日科技交流的日本专家们
河野洋平期待中日友好交流为世界和平做贡献
第一届茅台杯中日国际乒乓球交流赛在日本举行
安倍晋三邀日本著名艺术家谷村新司吃饭 席间感谢其为中日交流做出贡献
日本驻华大使横井裕发新年贺词:期待今年中日交流能更上一层楼
2017“青春飞扬”中日青少年交流活动在日本三浦市举行
以槐花结友谊 为中日合作赢美好未来
济南中日交流之窗成功举办“日本传统生活用品介绍”活动
李白的锁和中日友好
华人企业家王波:致力于科技研发 热衷于中日交流
日本大学生开启访华之旅 亲身感触中国
中国侨商联合会组团赴日交流 欲助力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