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其他 >> 正文
《中日历史认识共同研究报告(战前篇):中日战争何以爆发》出版



前面的话


中方专家委员会主任 蔡武


“战后中日关系与历史问题”合作研究项目自2016年初启动以来,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第一阶段的论文和报告即将面世。能够取得这样的积极成果,是双方专家、学者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认真研究、坦诚交流的结果。事实证明,当初双方的有识之士为这个合作项目确定的宗旨和基本框架是适宜的、有远见的。这个合作项目的意义就在于,双方的有识之士通过深入的研究就有关中日关系,特别是中日战争的历史认识进行交流,力图就历史认识达成一定的理解,取得积极的共识,加深彼此间的互信,并在这种互信和共同认识的基础上,整理中日关系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从战略的视角来认真检视中日关系未来的发展,为中日关系的健康平稳发展,为中日合作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这种完全民间性质的交流,虽然不能替代双方官方对双边关系的界定和判断,但我们期待着这种交流与合作,能够影响两国的舆论积极看待中日关系的未来发展,能够推进两国国民之间的信息共享与沟通。我们常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也常说,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寄希望于两国人民。如果我们的合作研究能在上述两方面发挥一些积极的影响和作用,那我们的努力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中日两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有许多共同的渊源,也有许多共同的智慧。我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过往、示当下、警未来。在中日两国两千多年的交往史上,友好交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始终是主流,对立、敌对和发生战争的只是很短的一段时期。过去的这几年,中日关系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波折,现在迎来了冰雪消融的暖春。作为无法选择的一衣带水的近邻,作为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两个大国,终究是要和平友好相处,平等互利相交。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是由两国长期历史往来、文化联系、友好传统和人民根本利益所决定的。“和则共荣”“斗则俱损”,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进入新世纪新时代,中国方面明确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我认为,大力发展亚洲地区各国的和平友好合作,率先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现实的选择。中日两国都把睦邻友好合作奉为各自的基本国策,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真正实现两国“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目标,就能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与福祉,也能为亚太和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大的贡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驻华大使:抓住奥运契机推动两国关系向好发展
日本新任驻华大使垂秀夫接受澎湃专访:六提“稳定的中日关系”
驻日本大使孔铉佑接受《朝日新闻》专访
孔铉佑大使复信日本民众:秉持“亲仁善邻”精神,坚定传承中日世代友好
日本迎来新首相!中日关系改善不再是一句空话
日本对全世界宣布,斥资3千万物资援助中国,网友:真的感动!
中日关系新进展!日本新首相首次提中国,这样表态背后的三点信号
日本战败投降75周年 日报社论呼吁谨记历史避免战争覆辙
汪朝光:中日历史共同研究报告
百年前中日合璧建筑变身“博物馆”见证山西早期铁路建设
四川与日本和歌山县异地签署友好合作关系备忘录
经过疫情考验 中日关系继续向好发展
中国驻日本大使孔铉佑举行到任招待会
“北京周”纪念北京--东京友好城市关系缔结四十周年
一生27次到访中国的日本作家,如何书写与武则天同时代的额田女王
日本“东瀛惨案”调查团再次访华以行动铭记历史促中日友好
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将离任 日本各界给予高度评价
上海交通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东京事务所的开所仪式在东京举行
中日经济关系进一步深化 “一带一路”合作迎来新契机
日本外相河野太郎访问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
日本“和平之舟”再次驶来南京
中日《三国演义》研究与三国文化旅游--第三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国际论坛举行
中日乡村振兴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暨《日本农村再生:经验与治理》出版座谈会在福建永泰
云南大学法学院日本刑法研究中心成立
杨斌率团访问日本  推动清华与日本各界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