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其他 >> 正文
日本战败投降75周年 日报社论呼吁谨记历史避免战争覆辙

参考消息网8月16日报道 正值日本战败投降75周年之际,日本《每日新闻》8月15日发表题为《我们不能将历史抛诸脑后》的社论,内容摘编如下:


75年前的今天,日本战败。鲁莽的战争仅在日本就造成超过310万人死亡,整个亚洲更是有两千多万人殒命。


日本对于这场惨剧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坚持走和平国家的道路。这种方向感无论经过多少岁月也不会改变。


但时间是无情的。战后出生的人口已经占到日本总人口的85%,从亲历者口中知晓战争的不合逻辑的时代正在终结。那段关于日本曾经迷失方向的记忆正在成为“传说”。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必须不断讲述战争的真相,并在国民心中构建起坚实的共同记忆。


战争一开始,日本构想的是这样一幅图景:


日本在首战中给予美军舰队沉重打击,扼住东南亚的战略要冲,掌握了战争所需的资源。日本的盟国德国战胜苏联,以对己方有利的条件与美国媾和。


对美开战前,由当时的军部、官僚、民间中坚力量和青年才俊组成的“总力战研究所”对开战后的情况进行了模拟,并将必败的结果呈报给了内阁。


但时任陆军大臣东条英机以“战争不会按照计划好的方向发展”为由驳回了这份报告。没过多久,东条升任首相,对美开战计划付诸实施。


我们不能只拘泥于军部的独断专行,还必须放眼开战的背景。其中一个不能忽视的就是当时甚嚣尘上的民粹主义。


昭和天皇对于开战前的国内局势曾有这样一段表态,他说:“如果当时我出面遏制主战派的论调,国内的舆论势必沸反盈天,可能还会爆发政变。”


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当庭调查中,这段话被认为是自我辩护。但是它的确传递出当时国民的狂热思想已经到了何种地步。对于日美开战的激动情绪也存在于当年不少文化人的日记和文字中。


对于当时的舆论,东京大学教授加藤阳子认为:“‘九一八事变’之后的十年,国民们接触的都是反英美的信息灌输,根本听不到通过谈判达成妥协之类的消息。”


极权主义的发展、以《治安维持法》为首的压迫性立法、暴力机构对于反战运动的镇压,这一切使得国民被迫处于闭目塞听的状态下,在“举国一致”的口号中,形成了对开战论唯命是从的舆论环境。


民粹主义政治家借助舆论扩大影响力,媒体的报道中充斥着煽动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


战后的国际秩序在今天正面临严重冲击。此时需要的或许正是对战争真相的理解。意识形态先行、顾及国家颜面的想法不可取,重要的是从与“负面历史”的无穷无尽的对话中获得理性。


开战之初,支配政府高层思维的是日俄战争的成功经验。不能正视自身弱点、对历史采取选择性记忆的精神结构将和平论调视为软弱的表现并排除在外。


新冠肺炎疫情还在蔓延,日本国内的死亡病例已经破千。无辜的家人或朋友不知何时就会被夺去生命。如果以“非常之时”或“有事之时”作比喻,战时思维就会占上风。有如此多的国民开始追问国家该做些什么,对于政府出台的政策报以怀疑目光,可能是战后75年来的第一次。


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民众会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强大。希望这个夏天能够让我们坚定未来继续走和平国家道路的信念。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进博会四年铁粉 北海道食品走向中国各地
富士胶片(中国)总裁田中健一:深耕中国市场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
中日诗歌爱好者“云上”以诗会友共话友谊
13年前,迎娶日本市长女儿的河南农村小伙,如今怎样了?
几十万日本女孩涌入中国,她们表面上是来旅游,如今真实目的揭开
“中国陕西皮影艺术展”在东京开幕
在华日本人:是什么让我们选择留在了中国
近年来中国藏学研究实现了质的飞跃——访日本藏文化研究专家田中公明
中日高层次科学家研讨交流活动举办
福原爱在日本名古屋参加“乒乓外交”50周年纪念活动
中国驻大阪总领馆举办“巡礼世界茶文化”在线交流活动
鸠山由纪夫对话程永华:中共百年伟大历程应当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高评价
第二季“日资企业福建行”系列活动举办
“辽宁省中日友好协会第二届会员大会暨辽宁省对日民间交流大会”在沈阳召开
为滋贺“代言”的日本公务员荻野大:新时代日中人文交流应“从心开始”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举办“疫情背景下的中日韩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线上研讨会
40名中日青少年共同参与“中日学生津城友好行”活动
第2届全日本大学生中文演讲比赛暨第20届“汉语桥”日本赛区决赛在线上举行
“追寻美好生活”中国脱贫成就展在日本东京开幕
中国驻日本大使孔铉佑参访早稻田大学
南昌日本经济交流会举行 共话“后疫情时代”经贸合作
“云端”相聚谋发展 中日陶瓷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召开
再传喜讯!旅日大熊猫“真真”诞下双胞胎
旅日大熊猫“永明”喜获父亲节礼物 已有16个“孩子”
“中华源·河南故事”系列丛书“云赠”日本大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