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政府交流 >> 正文
日本“和平之舟”再次驶来南京


图为座谈会后的合影(王诗婕供图)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上海4月12日消息(记者 张笛 通讯员 王诗婕)4月11日下午,日本“和平之舟”的20余名团员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及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参观。


“原来纪念馆的全称是这样的,是纪念遇难者,我们日本人以前一直没弄清楚,这件事非常重要。”刚到纪念馆,今年67岁的高畠修便捕捉到了这个细节。


高畠修来自横滨,一直从事保护和平运动。整个参观过程中,高畠修不时的用笔记本记录他的所见所闻。他在笔记本上写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几个字,并用圆圈将“遇难”两个字上圈了出来。为了读准这几个字的发音,高畠修还请纪念馆工作人员帮他标注汉语拼音。他腼腆地说:“虽然30年前学过一点中文,但是时间隔了太久,很多字都忘记了。”


参观完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厅后,高畠修用中文慨叹:“真的太悲惨了!”他也用中文和日文书写了自己对战争、和平的思考。


“我是高畠修,1951年10月1日出生,今年67岁,虽然我自己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我时常反思我父母那一辈对中国的侵略。如今,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了82年,我们下定决心不忘悲惨的大屠杀事件,把战争的反思讲述给后代听。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是中日友好的支柱,两国人民在未来也一定要友好相处。”



图为高畠修在笔记本上记录(王诗婕供图)


高畠修之所以会有这样深刻的感触,和日本右翼势力刻意美化日本侵略战争不无关系。1982年6月,日本文部省公布了对次年高中社会科教科书的审定结果,对审定合格的教科书提出了大量的修改意见,要求作者将“侵略”改为“进出”,对侵华日军犯下的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实进行了淡化和删减。


日本文部省修改教科书的行为,不仅遭到了亚洲邻国及国际社会的强烈抗议,也让许多爱好和平的日本民众颇为担忧。他们认为,民众如果无法从历史教科书中学到历史真相,那他们只能前往亚洲各国,去听受害者的声音。


1982年,日本民间创建了“和平之舟”。1984年“和平之舟”第一次驶向南京。截至今日,“和平之舟”已环绕地球100多次,访问国家100多个,足迹遍布世界各大洲。



图为“和平之舟”领队野平晋作向纪念馆赠送纪念品(王诗婕供图)


参观结束后,“和平之舟”的团员们与纪念馆副馆长凌曦、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及其及家属进行座谈。


此次“和平之舟”的领队野平晋作说,纪念馆的展览让他非常震撼。他认为,对于东亚的民众而言,共通的历史认知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日本民众更需要了解这一段加害历史。他表示,“我们要把今天在南京的所见所闻告诉国内的日本人”。


纪念馆副馆长凌曦在座谈会上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建筑造型从空中看就是一艘和平之舟。建馆30多年来,纪念馆一直在进行和平教育以及和平理念的传播,这和“和平之舟”团员们的初衷是一致的。她希望更多人能够成为守护历史与和平的使者,让残酷的战争悲剧不再重演,让和平之花伴随“和平之舟”驶遍世界。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进博会四年铁粉 北海道食品走向中国各地
富士胶片(中国)总裁田中健一:深耕中国市场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
中日诗歌爱好者“云上”以诗会友共话友谊
13年前,迎娶日本市长女儿的河南农村小伙,如今怎样了?
几十万日本女孩涌入中国,她们表面上是来旅游,如今真实目的揭开
“中国陕西皮影艺术展”在东京开幕
在华日本人:是什么让我们选择留在了中国
近年来中国藏学研究实现了质的飞跃——访日本藏文化研究专家田中公明
中日高层次科学家研讨交流活动举办
福原爱在日本名古屋参加“乒乓外交”50周年纪念活动
中国驻大阪总领馆举办“巡礼世界茶文化”在线交流活动
鸠山由纪夫对话程永华:中共百年伟大历程应当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高评价
第二季“日资企业福建行”系列活动举办
“辽宁省中日友好协会第二届会员大会暨辽宁省对日民间交流大会”在沈阳召开
为滋贺“代言”的日本公务员荻野大:新时代日中人文交流应“从心开始”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举办“疫情背景下的中日韩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线上研讨会
40名中日青少年共同参与“中日学生津城友好行”活动
第2届全日本大学生中文演讲比赛暨第20届“汉语桥”日本赛区决赛在线上举行
“追寻美好生活”中国脱贫成就展在日本东京开幕
中国驻日本大使孔铉佑参访早稻田大学
南昌日本经济交流会举行 共话“后疫情时代”经贸合作
“云端”相聚谋发展 中日陶瓷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召开
再传喜讯!旅日大熊猫“真真”诞下双胞胎
旅日大熊猫“永明”喜获父亲节礼物 已有16个“孩子”
“中华源·河南故事”系列丛书“云赠”日本大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