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其他 >> 正文
“让更多人知道‘慰安妇’的悲惨故事”



原标题:“让更多人知道‘慰安妇’的悲惨故事”


一部电影——


引发民众的关注、思考和共鸣


根据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统计,2016年2月24日《鬼乡》首映,影院上座率高达42.5%,至4月12日,影片共吸引358.21万人次观影,创下了多项票房纪录。


2015年12月,有一场以“慰安妇”受害者为对象的试映会。“她们看了之后大哭,哭得厉害,哭了很久。最后还说了‘谢谢’”。赵正来说。观影后,观众们留言,“一部不能肆意评论的作品”“结束后迟迟不愿离席的电影”“忘记历史的民族没有未来”“韩国人一定要看的电影”“希望能让更多人知道‘慰安妇’的悲惨故事”……不少韩国民众为了这部电影,曾两度、三度走进影院,甚至自己买了电影票邀请朋友观影。


韩国东洋大学艺术剧院院长、该校电影专业客座教授柳寅泽表示,这是一部艺术先于商业的电影。影片聚焦“慰安妇”问题,改变了社会对这一题材作品先入为主的印象,引发韩国民众的关注、思考和共鸣。


赵正来说,影片得到认可,反映了韩国民众对“慰安妇”问题关注度的升温。“原来有这么多韩国民众在为这一问题思考,抑或是苦恼”。他说,观影之后,很多韩国民众开始自省,“我是否曾经关心过受害者”?“我为她们做过些什么”?


一座雕像——


饱含“慰安妇”受害者的痛苦


同样引发韩国民众共鸣的,还有一项由韩国“和平少女”雕像作者金运成和金曙炅夫妇发起的“袖珍少女像”活动。从今年2月3日至3月31日,9003名民众参与该活动,共筹集了2.66亿韩元款项,完成既定目标的266%。


身着赤古里,身形娇小,参差的短发,抿住的唇,紧握的双拳,赤足点地……日本驻韩国大使馆对面,矗立着这样一座少女像。这座“和平少女”雕像,被视为饱含了“慰安妇”受害者的痛苦,也是20多年“周三示威”的记忆和韩国民众团结一心精神的象征。


根据韩日“慰安妇”问题达成的相关协议,韩国将发起成立慰安妇受害者援助基金,日本决定以财政预算向该基金出资10亿日元。然而,日本国内不断有呼声要求撤走日本大使馆前的“和平少女”像。金运成和金曙炅夫妇告诉本报记者,相关协议的达成忽略了受害者的感受,日本不承认战争罪行,没有谢罪和反省之意。


金运成夫妇说,韩国民众拒绝日本政府的资助,而是以募集1亿韩元为起点,制作并向世界出售袖珍少女像模型,来共同守护真切期盼自由与和平的“慰安妇”受害者的名誉,以及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尊严。即使“和平少女”像被撤走,也要让更多的“袖珍少女像”分散到韩国,甚至世界各地,继续传递少女像的内涵。他们认为,痛苦的历史不容忘却、不容篡改,之所以反复强调,正是为了让今天和未来不重蹈过去的不幸。期盼在“慰安妇”受害者健在时,能够得到日本政府的真正谢罪。


韩国檀国大学政治外交系教授金珍镐指出,从改善国家关系、国家发展战略角度出发,韩日间就“慰安妇”问题达成相关协议,这是政治事件。从历史层面、社会层面、民众感情等出发,“慰安妇”问题尚待解决的课题仍有很多。特别是协议达成后,日本政府仍然在国际社会屡屡抛出“非强征”论调,回避错误历史的行为,令人非常失望。日本需要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共同构建东北亚和平秩序。(陈尚文)


上一页  [1] [2]  尾页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北京中唯一的日本公园是一个日本人捐赠和建造的,这背后有个故事
中日民间团体携手抵制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教科书
这才是真实的武汉!日本导演记录武汉人的10个故事,火速刷屏
日本长盛不衰的“三国热”
日本舞台剧《友情》9月登陆北京 连演19年的感动之作传递生命尊严
“难忘的旅华故事”征文比赛在东京启动
日本人眼中的《二十二》:日本作品歌颂牺牲的日本人
大型舞剧《孔子》日本首演 现代艺术讲述“中国故事”
中日建交45周年 战争受害者对日民间索赔依然困难重重
日本姑娘不成家不工作 为“慰安妇”老人奔走十年
一个日本姑娘与“慰安妇”老人的十年 也是够坚持的但也很暖
一个日本姑娘与“慰安妇”老人的十年
中国史诗歌剧《鉴真东渡》再度唱响日本
中日民间人士联合获得2017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非正义不会永远持续下去——访日本“女性战争与和平资料馆”馆长池田惠理子
日本戏剧家铃木忠志再来华 将呈现病房故事
二阶俊博:感激温家宝前总理曾邀日地震灾区孩子赴海南访问
日本"311"震后故事:日本老头改随中国妻子的姓
日本老人春节在东京讲述“中国门墩里的故事”
17岁少女被迫成慰安妇终生未育 日本友人常探望
“90后”华媒记者怀梦想勇闯东瀛 
中日大熊猫家族视频会面 分享大熊猫的故事
日本大学教授讲述翻译《人民日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