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让更多人知道‘慰安妇’的悲惨故事”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4-26 12:51:09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原标题:“让更多人知道‘慰安妇’的悲惨故事”



韩国民众聚集在日本驻韩国大使馆门前,要求日本正视历史。(本报记者 陈尚文 摄)



韩国民众将抗议标语摆放在日本驻韩国大使馆对面的“和平少女”雕像前。(本报记者 陈尚文 摄)


“蝴蝶在天空中盘旋,翻山越岭,正敏探头探脑地回到家,看到正在家门口等她的父母,笑得灿烂……”


对于韩国电影《鬼乡》导演赵正来而言,电影接近尾声这段“亡灵回归”的画面,他的印象最为深刻。他告诉记者,每每看到这里,他都双手合十,自言自语,“回来了”“又一位‘慰安妇’少女回家了”。之所以坚持拍摄这部电影,他坦言就是为了讲述和铭记历史,不重蹈覆辙。


一幅画作——


“这是如此残忍的战争罪行”


1943年,日本强占朝鲜,原本父母宠爱、无忧无虑的14岁朝鲜少女正敏被日军强行抓到中国牡丹江地区,充当随军“慰安妇”。在这里,她遇到了一批年龄相仿的女孩,其中就包括英熙,悲惨的命运让两人成为好友。不久后,日军战败撤离牡丹江,决定枪杀所有女孩之时,正敏替英熙挡住了子弹,长眠于异乡。几十年后,已成为年迈老人的英熙,希望召回自己的朋友魂归故乡。


这就是《鬼乡》的故事。赵正来告诉记者,“鬼”音似“归”,取自于“魂归故里,逝者安息”之意。2002年,他第一次来到位于韩国京畿道“慰安妇”受害者养老院。那时的赵正来只是来做音乐义工的愣头小伙,并不明确知晓“慰安妇”问题,直至他看到了一幅画。画中,少女们被烈焰焚烧,满载少女的卡车正对着火坑,慰安所被黑色浓烟笼罩,周围是零零散散持枪的日本军人。


这幅画是“慰安妇”受害者姜日出的故事。2001年她在接受心理治疗时基于自身真实遭遇画下了《被焚烧的少女们》。赵正来说,通过这幅画他第一次真切了解“慰安妇”问题是什么。“这是如此残忍的战争罪行”“了解得越深入,受到的冲击越大”……自此,他便坚定了要拍摄电影,让世人知晓这段历史的决心。


在首尔一栋公寓楼地下室的“电影工作室”里,赵正来和他的团队完成了《鬼乡》的剪辑、制作、宣传等工作。2002年起,他们开始写剧本、募款、拍摄、找发行商、找院线,问及什么是最艰难时,他回答,“没有什么是不困难的”。同时他也坦言,周围有很多人提醒他,如果《鬼乡》上映,可能将被禁止入境日本,或成为日本右翼势力的打击对象。


赵正来坚信,拍摄仅凭一人之力是无法完成的。2011年,一位大学教授提供了300万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77韩元)的后援金。赵正来拿着这笔“巨款”,制作了募款宣传册,让更多人了解这个电影的思路。截至2016年1月19日,共有75270位民众募款,筹集款项12亿韩元。




[1] [2]  下一页 尾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