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东京5月17日电 鉴真东渡是中日两千多年文化交流史上一段历久弥新的佳话。一谈到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源远流长的关系,日本人常会提到鉴真的名字。在日本至今还保存许多鉴真遗迹,纪念鉴真的活动也时有举行。
日前,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以日本东亚史学者、前驻中国大使阿南惟茂夫人阿南史代为团长的“追寻遣唐使的足迹”旅行团,乘“新鉴真号”游轮从日本神户出发前往中国参观访问。
鉴真,中国唐代高僧,赴日本传戒并首创日本律宗。从公元743年实施第一次东渡计划起,鉴真历经磨难,以致双目失明,在10年后的753年12月,第六次东渡日本终获成功。
今天,在鉴真和尚登陆的日本坊津秋目港,建有鉴真和尚纪念馆。馆内有遣使船的模型、鉴真和尚上陆模拟图及其相关资料,此外还有鉴真和尚的石雕坐像。
公元754年1月,鉴真到达平京城,也就是现在的奈良,在东大寺建立了戒坛院,天皇及440名僧尼受菩萨戒。而后,鉴真又在观世音寺和下野国药师寺设立戒坛,戒律制度迅速完善。双目失明的鉴真凭借惊人的记忆,在东大寺订正了许多佛经。公元759年鉴真又创建唐招提寺,设立戒坛。
除了戒律之外,鉴真的雕刻和中草药造诣也颇为精深,唐招提寺日后成为日本佛教艺术的典范。平安朝以后,日本佛教各宗大本山的佛殿建筑几乎都受到唐招提寺的影响。鉴真用嗅觉识别中草药,将他的中草药知识传播到日本。
现在的东大寺和唐招提寺都是世界文化遗产。东大寺仍是日本香火最旺的寺院。而唐招提寺2000年开始大修,不对游人开放,该寺最宝贵的文物当数鉴真的雕像。鉴真763年圆寂,弟子忍基为缅怀大师而制作了鉴真雕像,一直保存至今,这也是日本最早的雕像。
唐招提寺大修要到2010年完成,为了让人们瞻仰鉴真雕像,从2001年至2005年,日本在东京、长野、爱知、爱媛、鹿儿岛、宫城等地举行了十多次国宝鉴真和尚坐像巡回展。2005年1月12日至3月6日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共有41万人次入场参观。
鉴真宝像庄严、静谧,在灯光照射下,仿佛活着一般。他端坐在那里,虽历尽磨难,九死一生,但像大海一样宽阔的胸襟能容纳一切;他面带慈祥的微笑,让人感到一种慈悲的力量;他虽闭合双目,但心如慧眼,仍能清晰地观看世间万物。
鉴真在日本可谓家喻户晓,这与以鉴真为题材的作品不断问世有关。日本著名小说家井上靖曾写过一部名为《天平之甍》(天平是日本圣武天皇的年号)的长篇小说,写的是日本留学僧普照、荣睿、玄朗、戒融4人作为遣唐使到中国留学,并邀请鉴真东渡日本的故事。书中人物各具性格,栩栩如生,因此在日本很畅销。1980年,《天平之甍》被搬上银幕,刻苦学习中国文化的留学僧群像和鉴真和尚百折不挠的精神通过演员的精彩表演,更加深入人心。后来《天平之甍》又被搬上了舞台。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日本广播协会(NHK)电视台播出特别纪念节目《鉴真东渡日本》的连续剧。此外,还有日本人喜欢看的漫画,如汐文社的《鉴真物语》,内容形象夸张,通俗易懂。在学校,有音像教学片《鉴真》供小学六年级使用。出版社隆重推出该教学片的评语是:详细表现了鉴真东渡日本的辛苦,特别是第一次至第五次东渡日本的经过是难得的资料,了解鉴真的辛苦非常有意义。在日本书店,有关鉴真的通俗传记读物不胜枚举。在中日友好的各种场合,鉴真的名字更是不时被提起,鉴真已经成为中日友好的象征。
日本人主要信仰神道教和佛教两种宗教,佛教对日本人的精神世界影响很大,在各种寺院都可以看见日本人虔诚拜佛的身影。为此,日本人不会忘记鉴真的贡献,人们对鉴真和尚充满感激和崇敬,从这个意义上说,鉴真永远活在日本人的精神世界里。(记者 何德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