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收藏爱好者郑健强有个心愿,希望能当面送给心中的“芭蕾女神”、日本第二代“喜儿”森下洋子一份礼物:一张1971年的演出节目单。那一年,松山芭蕾舞团的台柱子森下洋子接过第一代“喜儿”、婆婆松山树子的衣钵,第一次登上了中国舞台。
对松山芭蕾舞团第十五次访华演出新编芭蕾舞剧《白毛女》翘首以盼的,还有森下洋子的两位中国老友:尹建平和辛丽丽。他们之间,有缘分,有故事,更有点滴交往结下的深厚情谊。
脚尖舞动六十二载,松山芭蕾舞团用芭蕾给世界讲了一个中国故事。而郑健强、尹建平和辛丽丽这三位中国“铁粉”,也用他们的人生故事为这段中日“芭蕾外交”增添了生动注脚。
【讲述历史的节目单】
郑健强爱芭蕾,懂芭蕾,对松山芭蕾舞团更是情有独钟。
一部芭蕾,两代情缘。翻开厚厚一沓松山芭蕾舞团的演出资料,郑健强如数家珍:1958年首次访华演出的节目单、《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报道舞团演出盛况的剪报;还有1964年、1971年、1978年、1984年等数次访华演出的节目单……这些泛黄的老资料,流淌着郑建强对松山芭蕾舞团的炽热情感,也是中日民间友好历史的见证。
郑健强曾三次观看松山芭蕾舞团演出,最令他难忘的是2011年在上海大宁剧院观看《白毛女》。“当时,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观众都被感动得落泪。他们的那种激情,让观众感触很深,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更令我感动的是森下洋子,当时她63岁还在跳,那种对艺术不懈追求的精神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最感人!”
5月23日,松山芭蕾舞团将在上海大剧院演出《白毛女》,郑健强希望能为森下洋子送上1971年来华演出的节目单留作纪念。“艺术是相互交流、相互吸收的……希望他们多来演出!”
【每天都有的巧克力】
知名音乐人、导演尹建平与松山芭蕾舞团的缘分可以追溯到1975年。
那一年,尹建平19岁,有机会随北京艺术团出访日本。当时,负责接待并全程陪同艺术团的是松山芭蕾舞团创始人、团长清水正夫。
“记得在欢迎晚宴上,他的开场白首先讲了三句话:我是最爱中国的日本人,我也是最爱中国文化的日本人,我更是向中国人民谢罪的日本人,”尹建平回忆说,“这三句话震撼了我们全体团员!”
后来的事实证明,清水正夫的确是最爱中国的日本人之一:每天,他都会不厌其烦询问中国演员的食宿和身体状况;在大阪期间,尹建平突发胃炎,清水正夫就一手拿药一手端热水等在舞台边,待尹建平一下场就立即给他服药。
清水正夫说,尹建平跳舞的感觉很像他儿子,因此对这个中国小伙格外关照。
“每次演出过后,清水正夫先生都会悄悄塞给我一块巧克力,这巧克力是吃在嘴里,甜在心上,”尹建平说,“代表团离开日本时,他为每个人准备了礼品,还把我叫到一边,亲手送给我一个小闹钟,希望我有机会再去日本。42年过去了,那个小闹钟我至今还保存着。”
【慷慨相送的跳舞布】
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与森下洋子同样缘分匪浅。
从1987年到2007年,时隔20年两度在纽约国际芭蕾舞比赛中不期而遇,让这两颗为芭蕾而生的灵魂惺惺相惜。“他们是把芭蕾舞像神一样供着,森下洋子60岁时还在跳《胡桃夹子》。记得当时我边看边哭,觉得一个人,为了艺术,到了痴狂的程度,这种精神让人震撼。”
谈起松山芭蕾舞团钟情的《白毛女》,辛丽丽感慨地说,对中国,老清水夫妇以及小清水和森下洋子有一种化不开的情结。“1971年,周恩来总理送给他们一套白毛女演出服,是我们团做的。后来,我看白毛女头套已经破的不行了,想给他们一个惊喜,就做了一个头套送给森下洋子。”
昔日之恩,无以为报。来自中国的馈赠,让松山芭蕾舞团一直记在心里。
听说上海芭蕾舞团要排演《胡桃夹子》,清水正夫就自己带着人马跑到上海,向舞团无私分享松山版的《胡桃夹子》,分文不取;接到辛丽丽的电话、得知她要采购跳芭蕾用的地布,清水正夫连说:“丽丽要的,我送!为了中日友谊,为了 芭蕾外交 ,一定要帮助,要振兴我们亚洲的芭蕾、中国的芭蕾。”
点滴情深,岁月有鉴。正如清水正夫在1985年的回忆录序言中所写的那样:“我虽然学的是河流、港湾、道路、建筑等专业……但我已打定主意今后围绕文化交流这一中心课题,用芭蕾这门在日本新兴起的艺术,为在日中两国间架起一座、哪怕是一座小小的桥梁,献出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