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民间交流 >> 正文
在内蒙古当理疗师的日本志愿者----佐藤俊之


在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的大学附属医院作为理疗师开展志愿者活动的佐藤俊之。


■关于任职地


我的任职地--内蒙古自治区是一处东西方向狭长、面积是日本3倍大小的地方。


我所在的牙克石市距离首都北京1800公里,在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也是位于东北部的偏远地区。虽然夏天也有超过30℃的日子,但在中国国内作为避暑地也因为观光客的光临而热闹非凡。不过,在冬季超过-40℃的日子也不少,外出的时候头发、眉毛被冻住的严寒天气会持续很长时间。


■关于工作单位


我所在的工作单位是大学附属的医院,有1500张病床,是一所拥有中心地位的区域性综合医院。在此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多数是患有脑梗塞、脑出血等脑血管病病人,患者年龄在30-70岁之间,年龄跨度很大,其中比较年轻的患者也时有出现。此外,还有脊髓损伤和骨折等整形外科方面的患者。


■关于志愿者活动


在工作当中,我即使进行说明,也有很多地方不能用语言进行很好的沟通,但是经过实际体验之后有些时候也能得到理解。例如,由于医院没有像日本那样专门安排护理人员,因此患者家属都很尽心的进行陪护。然而,由于护理知识未得到普及,导致他们当中的一些护理方法是错误的,另外还有一些一个人就可以坐起来的患者,其家属却给予了过多的照顾。这个时候,我就会向家属介绍正确的护理知识。因为只要家属能多一点点的护理知识,患者的休养就会变得更轻松。另外,轮椅的摆放也有讲究,如果教授了他们轮椅的正确摆放位置,护理病人会变得更轻松,而患者自身也能够更方便地利用轮椅。因此,他们也认识到,“轮椅的放置方法”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也是极为重要的。当我介绍了看护的方法之后,看到患者有时也提醒家属注意看护的方法,而家属也有意识的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时,就感到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并干劲十足。


■关于今后的目标


康复治疗的目标是让患者能回归社会,因此我认为,不仅需要让患者的身体康复起来,而且要对患者家属进行指导,使其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以及了解看护方法。在中国,我感觉患者和家属在一起的时间比日本要长,而让患者回归社会也需要家属的支持。虽然我认为,针对我所在医院的理疗师推广康复治疗的知识和技术很重要,但同时我也在通过对患者家属的指导,努力在中国普及康复治疗以及看护的概念。我已经在此工作一年多时间,今后我将继续为支持和促进患者的社会回归而努力。(编译:陈建军 潘坤)


2011年第三批派遣协力队员 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 理疗师 佐藤俊之


[1] [2] [下一页]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法务省保护局代表团到北京天康戒毒康复所
岩崎春香:我在中国开展志愿者活动的理由
渡部宏美:在华志愿者活动令自己开阔了视野
日本虎之门运动康复中心正式落户郑报唯爱康社区医院
日本东海大学名誉教授田中诚一先生来潍坊医学院交流
日本常枼大学青山满喜教授在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作学术交流
2018MTA天漠音乐节 中日合作开展的“零废弃活动”
日本志愿者渡部宏美:基准和感觉
日本志愿者黑川樱:学生教会我不忘初心
日本志愿者藤本尊正:在抚顺与当地人的相识和交流
日本志愿者秋吉枫:与正确相比 欢乐更重要
“缘、情、志”—日本志愿者在武汉教日语的生活感受
日本志愿者的学生在“第20届中国高中生日语作文比赛”中获一等奖
日本志愿者在华举办“幸福的沙漠植树节”活动
JICA 对华志愿者派遣迎30周年 中日草根交流传承不息
日本志愿者杉岛夏子:心心相连的日语教育
长崎县举办第40次为中国人扫墓活动
中日友好医院配备LAMON移动同声传译系统
青春无悔的日本青年志愿者:与中国结下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