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其他 >> 正文
日本新华侨报:应该联手打造中国人汉语言的欢呼用语

 中新网11月11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11月11日刊发文章说,海内外广大的炎黄子孙,特别是思维活跃的年轻人,应该联手打造中国人汉语言的欢呼用语,如果这件事情做成了,它将在汉语言发展史上,甚至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文章摘录如下:

  每一个民族似乎都应该有自己的欢呼用语。每逢战争胜利或者重大庆典,俄罗斯民族会齐声高呼:“乌拉――”英语国家的人则狂呼:“yes!”表示高兴、赞赏、肯定、支持。但我们海内外的中国人则没有这样一致的欢呼用语。回首历史,比如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胜利,我们的民众、甚至我们的军队在庆祝的时候,根本没有一句统一的欢呼用语。

  中国大陆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全国民众处于类似于宗教的狂热中,每遇毛泽东出现,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高喊:“毛主席万岁!”喊得多了,渐渐演变成万岁,甚至有递进用语:“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种用语源于封建社会,是大臣和百姓见到帝王时必须喊的。但是,由于传播和交通等等问题,一般老百姓很少见到帝王,所以,“万岁”的喊声,范围很小,根本不可能形成带有普遍性的民族用语。人们在“文化大革命”中对毛泽东的狂热,远比封建时代对帝王山呼“万岁”要隆重和普及得多。重复的次数多了,似乎变成了欢呼用语,其实根本没有形成大众共识,而且随着时代发展,渐渐淡出日常用语。比如一场球赛结束了,球迷欢呼自己的球队取得胜利时,用的语言绝不是“万岁”。

  但是,情不自禁的欢呼,是一个人心理和生理的共同需要,问题是,中国人的欢呼用语是杂乱无章的。稍微常见的欢呼是:“好――”“好呀!”“好哟!”等等。我出生在中国大陆的陕西,陕西关中人在欢呼时,常常挣破嗓子大喊:“美!”“美得很!”“美扎咧!”我在中国大陆河南工作和生活了近三十年,河南人欢呼时用口腔喊:“中!”“得!”“铁!”“带劲!”等等。

  这事情说小很小,说明中国人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欢呼用语,日子照样过。这事情说大很大,中国人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运用汉语言的人群也大约有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欢呼用语,反映了出汉语言的品质和中华民族的品质,是汉民族的缺憾,也应该是汉语言的缺憾。那么,海内外中国人为什么不开动脑筋,影响并推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出中国人的欢呼用语,或者在中国人现成杂乱的欢呼用语中,筛选出一个欢呼用语呢!?

  当代是一个容易创造新词语的时代,比如“加油”之用于鼓劲,“下课”之用于弹劾。特别是“下课”,从开始运用到约定俗成,在大陆的时间很短。

  更加有利的是,目前处于网络时代,这种需要大多数人认同,进入下意识,成为约定俗成的欢呼用语的词语,很可能在网络中产生,因为网络是一个任何人都可以进入并发表意见的地方,没有审查、限定和命令,正因为如此,才容易产生、流行并深入人心。

[1] [2] [下一页]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编辑A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A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东京汉语角举行第600次活动
东京掀起汉语热 日本华裔儿童:“为说中文自豪”
日本东京掀起汉语热 华文教育硕果累累
西安交大工作组赴日本山梨学院大学推进孔子学院启动事宜
西南大学代表团赴日本和韩国高校访问交流
日本七旬“读书郎”入读中国高校学汉语
71岁日本老人来长春学汉语
毛丹青:为日本学生学中文支招
日本横滨市立大学代表团访问我校
日本公布对日最友好国家民调:中国最重要最想学汉语
日本汉语热不断升温 京都将举办中文辩论大赛
日政府拟培养会说汉语志愿者 照顾返日在华遗孤
东日本汉语教师协会举办演讲会
日本神户举行第十届“中华杯”青少年汉语演讲比赛
日本"第7届鉴真杯汉语演讲比赛"在东洋学园大学举行
中国驻日本新潟总领馆举办“讲汉语”活动
日本小伙:会汉语成了“香饽饽” 难忘中国的人情味
日本新驻华大使汉语表达改善中日关系责任和决心
2016年度日本“五星奖”中文比赛落下帷幕
日本神户举行第九届“中华杯”汉语演讲比赛
日本神户中华会馆举行中小学生汉语演讲比赛
日本本土汉语教师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
17名日本大学生在惠州学院学汉语 包饺子
日本第4届“说汉语·通中国”中文大赛落下帷幕
日本大学教授讲述翻译《人民日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