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民间交流 >> 正文
来自日本的樱花交流项目与中国山东省江堤村结缘

也是2000年秋天,山东一个文化交流团出访日本。山东省对外宣传部办公室副主任牛廷涛如是说:代表团在日本活动期间,接触到了几位会讲中文的日本人,在交谈中得知,他们原来是日本侵华战后遗留在中国后被中国养父母抚育成人的遗孤。他们是在中日邦交前后陆续回到日本的。为首的一位叫外山朗的先生,还担任着NPO日本中国残留邦人支援协会的理事长。

    在日本,这些也被称为“中国残留邦人”的战争遗孤们,应该算是一个命运多舛特殊的群体。在特殊的年代,不谙世事的他们被遗弃在异国他乡冰冷的土地上,在他们长大成人之后,又为了骨肉团聚,忍痛离开了抚养自己多年的中国养父养母,在与日本亲生父母和亲人相认团聚的过程中,历尽艰难曲折,一度成为日本社会的热点之一;随后的几十年里,因为诸多的遗留问题,部分归国遗孤们不时与日本政府对簿公堂,因此屡屡见诸媒体,成为媒体曝光率很高的一族。

    见到来自中国的朋友,外山朗先生自然回忆起自己在中国度过的童年和少年时光,言谈中可谓感慨万千。具有为人起码良知和本性的人应该知道,日本战败撤退回国前遗留在中国的孩子,大多都是不谙世事的儿童,有不少都是襁褓中的婴儿。按照“人之初,性本善”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来看,他们只不过是一个个没有“阶级性”的鲜活生命而已。中国养父养母们凭着本能的母性在对待这些不省世事的无辜生命,他们用视如己出的深厚情谊抚养他们长大成人。在战后条件极其艰苦的特殊时期,中国养父母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付出了极大的艰辛和高昂的代价。几十年后,当经济条件和政治环境逐渐得到改善的时候,遗孤们又在中日政府的帮助下,陆续赴日寻亲并回国定居,这时的养父母们又经历了一次人生最痛苦的亲情割舍过程。但是,为了尊重养子女的选择,养父母们独自承担起这份孤独和思念的痛楚,这种痛,也只有亲身经历者才能完全理解。

    遗孤们当然是理解的。他们何尝不是把在中国生活几十年的经历时刻铭记在心?这种感恩之情,几乎是绝大多数日本遗孤们对中国养父养母的共同感情。很多遗孤回国后,大都与养父母保持密切的亲情联系,常来中国看望养父母,甚至捐资建造公寓和公墓,养老送终,给中国养父母带来极大的精神慰藉。

    在日本,这些遗孤也面临着各种既简单又复杂的原因,他们既有着要融入日本社会的艰难,又有着被自己的同胞误解的委屈。甚至还要忍受着少数心怀叵测的人信口雌黄,他们说中国养父母当时所以能够收养“敌人的孩子”,就是为了将来让他们做奴隶,把他们作为虐待对象,以发泄报复日军侵华之仇。外山朗先生就非常愤怒地斥责这种践踏良知的言论!只有他,以及和他命运相同的中国残留日本人孤儿们,才知道那是何等尊贵的养育恩情。(作者:周冬霖  北京中日樱花文化交流中心主任)

    人民网日本版    2008年6月10日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中日友好:

  • 下一篇中日友好: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第十四届露天“樱花二胡音乐会”在日本名古屋举行
    “2018华音中日青少年文化艺术节”亮相东京
    2018年度樱花科技计划高中生访日团活动圆满结束
    “樱花二胡音乐会”中日演奏者共奏“友好之声”
    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音乐会举行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中日青少年科技交流进入新时代
    罗志军会见日本福冈 樱花园祝贺访华团
    日本JST特别顾问冲村宪树先生一行海南宣讲樱花科技计划
    日本友人在无锡共建“樱花友谊林”
    日本三代“樱花女王”来锡赏樱
    日本宣讲团到访热带海洋学院 推介科技交流
    神户举行日中友好交流演奏会
    日本友人植树节赠送樱花
    日本“中日樱花友谊林”来访大连
    日本友人向山东学院赠送樱花
    山东聊城的姜堤小村以樱花为媒大发展
    山东聊城的樱花开了
    上海-日本:迷人秋季 红叶飘飘美人艳
    人民日报——“友谊花开万里香”
    樱花为媒 续写中日民间友好篇章
    第二届江北水城(聊城)樱花节14日开幕
    2007中国江北水城(聊城)樱花节活动
    中日友好大连樱花摄影活动拉开帷幕
    日本樱花客赴无锡植树交流
    见证中日民间友好 30株樱花树落户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