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民间交流 >> 正文
专访日本友人中村良一夫妇

 专访:“中国是我们的第二故乡”——访日本友人中村良一夫妇

    新华网东京3月29日电 新中国诞生前后,不少日本友人投身中国的革命事业,为新中国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村良一夫妇就是其中之一。近日,他们在千叶县柏市家中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现在很想回中国。” 

    1945年6月,年仅19岁的中村良一因技术出众,被日立公司派到中国东北地区工作。日本战败后,他住进丹东一处难民收容所。有一天,几名解放军干部前来招收日本技术人员,中村于是辗转来到丹东一家规模较大的兵工厂,利用日本造的机械设备制造迫击炮、炮弹等武器。 

    在丹东的半年时间里,中村良一在从延安来的日本共产党干部的帮助下,逐步改变了世界观,还收了几名中国徒弟。新中国成立后,重工业蓬勃发展,中村被调到沈阳第五机械厂负责制造机床,后又转移至齐齐哈尔。 

    无论走到哪里,中村良一处处受到优待,中国领导和同事们从工作、生活各方面给予他细致入微的关怀与照顾,还专门为他配备了翻译。中村深受感动,更加兢兢业业地工作,多次当选劳动模范。 

    中村良一在中国还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他在丹东时结识了在解放军医院当护士的日本姑娘嘉美铃子。在众多中国同事和热心人的帮助下,两人顺利地在齐齐哈尔喜结良缘。 

    中村铃子两岁就随父母来到中国,16岁时,她在丹东一家解放军医院当护士。在救治解放军伤员期间,她每天从早忙到晚,夜里就睡在病情最重的患者床边,还要为300多名伤者洗脸、擦身、喂饭。为了克服与病人因语言不通造成的交流困难,铃子还在工作中学会了不少汉语。 

    1953年7月,在日本有关团体的安排下,中村夫妇从秦皇岛港乘船回到日本京都舞鹤港。中村良一凭借在中国练就的过硬技术,开办了一家汽车配件厂,生意兴隆。现在,81岁的他已让儿子接班,自己仍坚持每天工作半天时间。 

    回到日本后,中村夫妇始终致力于推动中日友好事业。中村良一曾担任在华日本人回国后成立的“中国归国者友好会”(后改称“日中和平友好会”)会长。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中村又同其他日本企业家共同成立了“日中经济技术协力会”。 

    中村良一还被聘为齐齐哈尔市经济技术协力顾问。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后,他基本上每年都去中国访问。中村夫人返回日本后经过刻苦学习,通过了公务员考试,在松户市教育委员会任职直至退休。尽管没有多少休假,但她也先后去过十几次中国。 

    中村夫妇对新华社记者感慨地说,日本战败后,他们在中国不仅没有受到歧视,而且处处受到照顾,对中国人民充满感激之情。他们希望在有生之年继续为中日友好多作贡献,以此报答自己的第二故乡。 (记者吴谷丰)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连心饺子》汇集日本友人记忆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日本友人走进国际旅游交易会水韵江苏展示馆
日本友人捐档案 日军暴行添新证
日本友人12年在甘肃荒山造林四千多亩
九旬日本老人来甬110多次
“孙中山、宋庆龄与日本”图片展在东京举行
2015无锡国际赏樱周开幕 日本友人到锡共植樱花友谊林
日本友人到曲阜鲁城街道春秋小学参观考察
日本友人参访扬州大明寺并赠送鉴真坐像
日本友人博鳌种下友谊之花
日本将出版与孙中山有关的日本人名录
日本友人建言中国培养深谋远虑的人才是关键
日本友人坚持捐助我国黑龙江教育
日本友人伸援手募捐款中国留学生看病
四名日本友人在天山野生动物园种下红柳百余棵
华学院理事长与日本友人敲响新年钟声
日本友人奈须重雄向中国赠送大批二战史料文物
日本友人是最初整理门墩文化的
在中国“千里走单骑” 的日本友人 感受改革开放成果
为“千里走单骑”的日本友人壮行
中日友好 日本友人资助30位中国贫困生
日本友人情牵万州五桥的“友谊樱园”
日本友人同绘“绿地图”
日本友人赠送无锡梅花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