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民间交流 >> 正文
“一带一路”构建中日人文交流新桥梁



及至明代,中日两国在文化、经济层面的交往因航海技术高度发达,盛行海上贸易而继续得到发展。如《明史?外国列传》所书:“日本,古倭奴国。唐咸亨初,改日本,以近东海日出而名也。地环海,惟东北限大山,有五畿、七道、三岛,共一百十五州,统五百八十七郡。其小国数十,皆服属焉。国小者百里,大不过五百里。户小者千,多不过一二万。国主世以王为姓,群臣亦世官。宋以前皆通中国,朝贡不绝,事具前史”。明朝对当时日本的总体情况已经有了详细的了解。尽管由于前期的海禁政策以及后期的倭寇之乱,中日高层之间的交往不再延续前例,但是明朝大量的生丝、织品、明钱及书籍出口到日本,日本的硫黄、铜等矿物、扇子、刀剑、漆器和屏风等工艺品被交换到了明朝。贯穿明代,勘合贸易和地方政府的交流一直没有停止过。明清交替之际,更有不少文人志士流亡到了日本,朱子学也正是在那个时期在日本成为了官学。


步入近代,由于日本奉行军国主义战略、四处侵略扩张,给亚洲近邻尤其是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同时,对外侵略战争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毫无疑问,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日近代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中日老一辈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从那一刻起,两国关系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从1972年至今,中日两国的人员往来从当初每年的几万人次发展到今天的超1000万人次,贸易额也从几十亿美元上升到今天的超3000亿美元。显而易见,友好交往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巨大利益。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中日双方应该把握机会,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增进理解,强化包括文化交流领域在内的全面合作,共同推进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携手共建世界和平繁荣。(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 赵刚)


上一页  [1] [2]  尾页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周小川说中日在第三方市场合作前景广阔
外交部副部长孔铉佑接受日本驻华媒体联合采访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希望日本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探索中日合作新模式
一带一路在中日交往中升温(望海楼)
王毅谈第五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共识
在日中国企业协会与香港中华总商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中日专家举行研讨为两国经贸合作发展建言献策
陕西省省长刘国中会见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
福建黄檗文化社团赴日交流 以文化促中日“一带一路”产业合作
中日智库专家热议“一带一路”合作
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呼吁日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
中国前驻大阪总领事王泰平:日本企业积极搭乘中国“一带一路”快车促日本政府态度转变
一带一路,中日互利合作新平台(大使随笔)
财经观察:中日经贸合作活力涌动
江原规由:中日韩将与世界共同构建新时代
改善中日关系的重要契机
李克强到访,“合作”是日本国内期待主旋律
外交部发言人:中方对日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一直持开放态度
日本瑞穗银行举办中日合作“一带一路”研讨会
中日关系迈出转圜的关键一步
“一带一路” 为中日合作开辟新路
中日是搬不走的邻居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见王毅
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时隔8年重启的三层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