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民间交流 >> 正文
隐元:中日文化使者 福清“海丝之神”




印林寺供奉的隐元神像(右一)。


隐元东渡成了日本国师


隐元(1592年-1673年),俗姓林,名隆琦,字曾昺,号子房,东林村人,家门有道直通印林禅寺。父亲在他六岁时,外出湖南、湖北一带谋生,一去不归。9岁时,他就读乡里的中峰社学,翌年冬即辍学,随兄长耕樵维生,其间常到印林禅寺听僧讲法。28岁时,母亲去世,家中请黄檗山万福寺僧人来料理后事,他到印林禅寺拜会了黄檗山来的和尚鉴源兴寿。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他投福清黄檗山万福寺剃度出家,法号“隐元”。崇祯八年(1635年),隐元成为佛教临济宗正式传法者,两年后,为黄檗山万福寺住持,四出募化,扩建寺院,使万福寺成为中国东南名刹。永历五年(清顺治八年,1651年)万福寺僧众达数千人,出了不少学有专长的高僧,隐元因此被尊为一代僧杰,名扬海内外。


明永历八年(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隐元应邀率30多位知名僧俗,东渡日本长崎。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日本皇室赐给隐元京都宇治醍醐山麓一万坪地,以创建新寺。新寺规制悉照中国旧例,取名“黄檗山万福寺”,隐元成为日本黄檗宗开山鼻祖。隐元开过三回“三坛戒会”,为两千多人受戒。永历二十七年(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日本天皇赐隐元“大光普照国师”尊号,不久隐元圆寂。至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日本黄檗派寺院已发展到1010个,至今日本崇奉“黄檗宗”的僧俗有数百万人之多。


隐元东渡,直接传播了明清文化,在思想、文学、语言、绘画、书法、篆刻、建筑、雕塑、印刷、音乐、医学、饮食等方面,都对日本近代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中国福建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一行访问日本万福寺
疫情下闽日友城交流不断续佳话
中日黄檗人士齐聚鹭岛厦门 纪念隐元东渡日本365周年
中日黄檗人士齐聚鹭岛厦门 纪念隐元东渡日本365周年
旅日收藏家黄国梁向隐元家乡捐赠《日本高僧遗墨》套书
日本驻广州总领事赴闽寻访日中友好史迹地
黄檗文化社团赴日促民间友好交流
中日文博界人士助力黄檗文物回流中国
黄檗文化架构桥梁促中日民间友好交流
福建黄檗文化社团获赠日本版印谱古籍善本
保护“母亲湖”——中日专家共商水资源科研国际合作
湖南省与日本滋贺县各界共庆友城缔结35周年
绿川英子:“要做中日两国人民的女儿”
中日两国黄檗宗僧众齐聚京都黄檗山万福寺纪念隐元大师
千年古刹中日缘
日本专家学者赴闽探访中日文化交流渊源
中国名僧隐元大师家乡福清代表团访问日本黄檗山万福寺
中国国家图书馆与日本出版商签署赠书协议
中国名僧隐元家乡福清代表团访日本宇治市
日本茶道里千家拜访福建 探寻中日茶道历史渊源
日本黄檗文化促进会访福建 架民间交流新平台
中日黄檗文化促进会首次联合组团“重走隐元路”
中国名僧隐元大师家乡代表团走访日本黄檗宗
中日两国黄檗宗僧众纪念隐元大师东渡362周年
日本长崎兴福寺组团来融寻根谒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