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民间交流 >> 正文
访日见闻:日本民间对华友好仍是主流

  11月下旬,去日本爱知县丰桥市参加一个友好团体——国际语言交流会成立40周年庆典,顺道在东京呆了4天,会见了福田康夫等日本几位政要和友好人士。这次日本之行的一个深刻感受是:撞船事件虽给中日关系蒙上一层阴影,但日本民间对华友好仍是主流。

  胡锦涛和菅直人11月中旬在横滨的会见使撞船事件导致中日关系的紧张局面转向缓和。据我驻日使馆同志告,这次事件在日本引起的的反响同过去的参拜靖国神社相比有很大不同。对小泉执意参拜“神社”,日本国内一直存在不同意见,既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但对这次撞船事件,日本几乎举国意见一致,政党、包括日共,媒体、包括报道一向比较客观的《朝日新闻》。据日本《读卖新闻》和中国《瞭望》杂志的最新民意调查,日本民众对中国没有好感的达82%,中国民众对日本没有好感的达78%,创历史最高纪录。

  在东京所听到的,特别是双方的最新民调,使人感到撞船事件对中日关系造成的后果相当严重。但我们在日本中部爱知县第二大城市丰桥5天的活动中,所见到的却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到处弥漫着中日友好的浓浓情意和中国的地位受到明显的尊重,似乎中日之间没发生任何问题。

  日本语言交流会简称L.S.E.(Language Society for Exchange),是由一群日本妇女发起组织的,从事青少年国际语言文化交流。她们的宗旨是,让孩子们走出国门,了解世界,增强他们的国际意识,世界最终属于他们。70年代成立初期,她们首先是和美国、加拿大进行交流,从80年代开始发展重点转移到和中国的交流。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在两国间互派10-15岁左右的孩子进行“住访”(Home stay),即将一群孩子(一般10人左右)分别派在对方国家的普通家庭半个月到一个月,同时由L.S.E.和对方相应团体共同组织一系列的集体参观访问活动。

  会长长屋洋子是该会的创始人。她从青年时代起就致力于这项事业。40年来,她为开展国际青少年语言文化交流,特别是中日两国青少年的交流,倾注了大量精力,对增进中日两国和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做出了很大贡献。中联部和后来的国际交流协会的负责人张香山同志对L.S.E.在中国的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

  长屋洋子会长为了更好地开展对华工作,带头和其他会员一起学习汉语。她是一位组织能力强、思想开阔,性格开朗的出色社会活动家,对中国怀有深厚情意。和中国的交流,从“住访”开始,后来又扩展到帮助中国青年赴日学习,对在爱知县就读的中国留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提供帮助。

  不少中国留日学生把长屋洋子会长和L.S.E.其他成员看成是自己的恩师,从她们那里得到亲人般的关怀和温暖。

[NextPage]

  40周年庆典很隆重,有700人参加。大会发言3人,第一个是丰桥市市长佐原光一,第二个是中国代表刘迟(刘先后在中联部和国际交流协会工作,为L.S.E.在中国开展活动做了大量工作),第三个是美国代表。中国人的发言要求用中文讲,由她们事前译成日文发给与会者。晚宴有400余人参加,中国代表——驻名古屋总领事、驻日使馆参赞、刘迟和我,以及丰桥市长等当地领导人一起都坐在主桌。还有6位来自山西太原和上海的中国来宾也都被安排在靠前的席位上。宴会开始前有两人致祝酒词,一位是日中经济文化交流会会长,另一位是—我驻名古屋总领事。

  主人安排的演出节目别具匠心,花了200万日元邀请我旅日二胡演奏表演家张滨和他的乐队演出了一个多小时的中日乐曲,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L.S.E.会长长屋洋子的丈夫、外科医院院长长屋孝美是L.S.E.财力、物力和精神上的重要支持者。演出结束后,他上台发表讲话说,二胡有两根弦,一根象征中国,另一根象征日本。一根弦拉不成曲子,只有两根弦合在一起,才能拉出美妙动听的旋律。他祝愿日中两国世代团结友好,造福两国人民。讲话受到全场热烈的掌声。庆典第二天,丰桥市市长在市政厅又亲切会见了以中国人为主的中、美外宾。

  庆典后,主人又为我们安排了“富士山之旅”。十一月的香根,正是日本的深秋季节,树木都换上了色彩斑斓的秋装,景色十分优美迷人。

  去香根第二天的中午,天空突然放晴,闻名遐迩的富士山顶上披着皑皑白雪,露出了美丽的真容。富士山,它是日本的象征。

  长屋洋子会长考虑我们夫妇俩都是80多岁的老人,特意将她丈夫医院的一位护士长——安藤女士调来沿途陪同。

  在丰桥期间,我们还应邀去了L.S.E.,两位朋友——白井富子和斋藤Miyako的家作客,参观了她们刚建成不久的新居,受到了她俩全家的盛情款待。

[NextPage]

  在东京,前日本首相,现众议院议员福田康夫会见了我们,刘迟和福田康夫早就认识。那时福田在日本政界尚未担任要职。一次福田访问中国,刘迟全程陪同,和他搞得很熟。上世纪80年代,刘迟在我驻日使馆任政务参赞时和他也常有接触。

  在1998年春,我作为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和中心另外两名研究员应《朝日新闻》邀请赴日考察采访时也曾采访过他。他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作风平易近人,对华友好,对历史问题有深刻认识。他也是一位很重情意的人,虽然他后来身居高位,只要知道刘迟去日本,他一般都会在百忙之中抽空会见老朋友。这次会见时,他重点谈了对当前日本政局的看法。关于中日关系,他说,虽然目前面临一些困难,但应放眼长远。

  日中协会理事长白西绅一郎在为我们举行的欢迎午宴上说:“日中关系的历史表明,中日两国民间团体的交往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两国关系面临困难时,就更应重视民间的交往。日本7个重要的对华友好团体在日本有影响力,应重视他们作用。”

  日中协会顾问,日本原驻印度大使野田英二郎也参加了这个午宴。他事后特意发来一封长信,谈到他对中日关系的看法。他说,中国现在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这已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中国周边国家都清楚,同中国经济的相互依存不可缺少。日中友好关系自1972年发表《联合声明》以来,虽也经历了一些曲折,但总体而言还是在踏实地前进。现在日中又进入“战略互惠”阶段,两国除了友好合作,别无其他选择,日中关系的发展不可逆转。(丁永宁 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1] [2] [下一页]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中日学者“云”连线 福田康夫等吁两国加强合作
讲述中日友好往来故事
中日友好交流故事会在大阪举办
外交部副部长孔铉佑接受日本驻华媒体联合采访
中日文化交流为民心互通铺路架桥
日本新天皇即位后首见的外宾,是即将离任的中国驻日大使
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将离任 日本各界给予高度评价
安倍出席中国驻日大使离任招待会:期待日中迎来更多交流
王毅出席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年开幕式
中日旅游高层论坛在日本新潟举行
日本外相寄语日中青年为两国友好关系作出积极贡献
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寄语日中青年为两国友好作贡献
探讨现实问题 加深相互理解——日中青年研讨会在东京举行
中国驻日大使接受NHK专访:中日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中国驻日使馆与日本各界友好人士共度小年
纪念梅兰芳首次访日演出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教育交流会推动中日教育合作走向深入
“熊猫杯”全日本青年征文大赛获奖者:为增进日中民间交流贡献力量
横滨上海结为友好城市45周年 两市长20年首次同年互访
广州封埋“时光容器”纪念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40周年
日本驻华大使:日本与黑龙江经济合作潜力巨大
王晨会见日本众议长大岛理森
李克强称“定海神针”,安倍称“指南针”:这根“针”指什么?
江原规由:中日韩将与世界共同构建新时代
李克强会见日本在野党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