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日本国际紧急救援队在汶川地震灾区进行救援(JICA供图)
无需语言的沟通
2008年参与救援是中岛第一次来中国,当时完全不懂中文。曾经担心语言沟通障碍而不敢独自行动,但在一碗泡面之后他就打消了这种疑虑。中岛回忆说,当时一个人留守在救援队的基地,鼓起勇气向受灾群众借水想烧开后煮方便面,“用手一指就明白了,还帮我煮了泡面,原来沟通可以不需要语言”。
在救援过程中也是如此。糟谷介绍说,在与中方的合作救援中,丝毫没有感觉到语言的障碍,主要也是因为方法上的互通。据悉,1997年-2004年,JICA开展了中日消防合作项目,并邀请北京消防训练中心人员赴日研修,日本消防厅就救助技术对他们进行了指导。汶川地震时救灾现场有来自中国各地的救援队伍,其中就有北京市消防局的人员。双方在进行部分的救灾合作时,日方队员惊讶地发现即使语言不通但双方的方法一样,合作非常顺畅。糟谷说:“这也体现了中日两国在救灾领域技术合作的价值。”
持续至未来的合作
糟谷长期以来致力于灾害紧急救援工作,2015年曾任日本国际紧急援助队救援组国际测评考核副团长及训练负责人,2017年起作为JICA中国事务所副所长开始在华工作。
走在北川新城区,干净的街道,整齐的房屋,糟谷不禁感叹“中国速度”。北川县城旧址作为地震遗址被保存下来,旨在警醒人们不忘灾难带来的伤痛。糟谷认为防灾意识的加强是中国灾害领域的重中之重。“与地震频发的日本不同,中国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多样。对于四川人民来说,经历过汶川地震、雅安地震,我相信每个人都意识到了防灾措施的重要性。但从中国全国来看,平时可能有些人会觉得灾害与自己无关。但在灾害发生时,每个人都需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据糟谷介绍,2015年起JICA在四川开展了“减灾教育与能力建设示范项目”,为雅安102所示范学校开展防灾教育、安全培训,未来也希望推广至中国全国。
除此之外,在灾后十年间,JICA先后与国家地震局、住建部、四川林业厅、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等,就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强化、建筑抗震、灾区森林植被恢复、心理援助人才培养开展技术合作项目,进一步提高中国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糟谷表示,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期间,中方伸出了援助之手,中日作为邻邦,互相支援是理所当然的。
在接受完我们的采访后,中岛将返回东京,继续进行灾害医疗的研究。阪神地震之后,当时还是一名医科生的中岛立志成为一名能够在危急时刻独当一面的医生,从而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加入急救中心,注册申请为国际救援队队员。汶川地震之后,中岛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他重新修正日本国际医疗队的培训体系、制作实际训练手册、指导相关专业人员,投身于灾害医疗。他的目标是“让医院更强大,让医生更强大,救助更多的民众。”
中岛说2008年的救援经历促使自己更深层次的思考“生命是什么,人生是什么”,而这次重返灾区也使自己再次坚信,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护好我们的孩子,努力地过好每一天。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