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神地震发生的1995年在日本被称作“志愿者元年”。当时,许多志愿者仅凭个人热情奔赴灾区,由于组织无序,造成各受灾地区志愿者人数不均衡,信息不畅通,甚至出现志愿者救人不成反需救的情况。为了防止类似的混乱局面此后再次发生,日本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首先是成立管理部门。现在日本发生灾害后3天内,灾害救援志愿者总部就可以开始运作。灾害救援志愿者总部的运营资金和物资器材主要来自日本政府的灾害对策总部,还有一部分来自个人或团体的捐助。志愿者总部一般分成总务部门、志愿者部门和公关部门。在救援活动开始前,总务部门的主要工作是调配和管理物资器材、与相关部门联系和协调等。志愿者部门除设立和管理签到台、休息场所外,还负责统计各受灾地区对志愿者的需求。公关部门承担的任务包括收集和提供受灾和避难场所信息、制作传单等宣传品并向居民发放、发布救援物资募集信息等。
其次是建立志愿者提前登记制度。日本有关部门平时就接受志愿者登记,目的是让志愿者们可以在灾害发生前就能通过交换信息等方式建立良好的联系。
第三是建立志愿者保险制度。为防止志愿者在救援过程中发生意外,日本规定志愿者有义务加入志愿者保险。在救灾现场,负责志愿者登记的有关人员必须先确认志愿者是否加入了志愿者保险。如果未加入保险,志愿者要当场办理投保手续后才能投入救灾活动。
第四是建立严格的监控制度。灾害发生后,灾害救援志愿者总部会综合考虑各方对志愿者的需求、待命志愿者的人数和特长、可供使用的物资器材等因素,然后编制相应的救灾计划。志愿者被派出后,总部会跟踪志愿者、物资器材和车辆的动向,同时预测今后还需要多少志愿者、物资和车辆。
为了方便管理,志愿者会被编成小组,在小组负责人的带领下统一前往指定地点救援。小组负责人会向志愿者总部汇报救援情况,总部则会根据这些反馈调整工作安排。救援结束后,小组负责人向总部汇报情况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有了这些系统的管理方法后,日本志愿者可以被有序组织在一起,从而提高救灾的效率。
日方:救灾志愿者也应组织有序
中日友好录入:suyang 责任编辑:suyang
相关文章
中国驻日使馆举办纪念“3·11”大地震中日青年线上交流会
四川与日本和歌山县异地签署友好合作关系备忘录
四川援助抗“疫”物资抵达日韩 国际友城真诚致谢
成都高新区在北京举行中国(四川)日本产业合作园亲商恳谈会
四川与“日本中四国地区”在蓉对话 双方政企共探合作机遇
日本中四国地区对话四川活动举行
尹力率团在日本交流访问
日本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希望推动四川与日本地方交流合作
汶川十年 日本救援队队员重返北川
友好协约缔交40载之旅 在日本品鉴正宗四川美味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与日本医疗大学缔结友好学校
日本地震专家到纪念馆考察调研
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 日本侨团齐声慰问
尹力会见日本柒和伊控股公司常务执行董事伊藤顺朗
驻日本大使程永华会见熊本县知事蒲岛郁夫
四川麻将文化交流团赴日本参加比赛
日本老人在大地震中保护4名中国人 5年后重聚
风靡世界的日本乐剧团带小丸子来四川啦
第八次访日研修团拜访日本大阪阿倍野防灾中心
大连女子为日本地震灾民无偿提供指压按摩 称为报恩
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前往熊本地震灾区慰问
中国向日本递交巨额地震赈灾捐款:日方表态意外
在日华人驰援熊本 华媒:已成日本社会主流参与者
中国赈灾日本 中国为何要赈灾日本5200万
程永华大使访问熊本县政府 转交中国企业及地方政府地震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