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访问期间,随时可感受到中日文化一脉相传,源远流长,那种千丝万缕的文化联系,俯拾即是,随处可见。
陪同的翻译文室酉一是个中国通,前后来中国学习、生活了7年之久,熟悉中国的风土人情,可以熟练地引用中国成语,对中国非常友好。同行另一翻译渡边女士对中国道教颇有研究,她专门到过老子的诞生地涡阳造访朝拜。渡边有个观点,她认为日本的祖先有一支是中国人“徐福”的后裔,佐证是徐福的墓就在和歌山县,日本各地都有徐福的传说。渡边还是“杨贵妃的粉丝”,是“杨贵妃没有死”的坚定支持者,她认为杨贵妃被大唐的拥戴者悄悄保护下来,后来遁向日本,并终老那里。
文室和渡边两人还有一个新颖独特的观点,那就是秦朝的海军非常发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他俩推论,秦始皇泰山封禅后,就派海军从山东半岛出发,从海上到日本列岛寻找徐福。因为秦始皇是个报复心极强的人,他认为徐福欺骗了他,所以派人找徐福算总帐。徐福担心秦始皇找到他,就把三千童男童女分散日本各地。这就是日本各地都有一个徐福传说的原由,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为了证明秦海军的强大,他俩曾到西安考察秦的兵马俑。从秦帝国步兵的方阵、骑兵的强大、战车的构造巧妙,他们认为秦帝国装备一支强大的海军是小菜一碟。他俩还从历史中查看到日本原来只有旱稻,没有水稻,徐福来后,水稻迅速普及,人口迅速增加。由此推论出,除三千童男童女,护送的大批军士及能工巧匠一并留了下来,促进了当地经济和文化发展。
渡边女士还是“三国”研究爱好者。她介绍,中国与日本有文字记录的正式交往是三国时代魏国,安徽亳州是最早与日本建立交往的地方。《三国志魏书》记载,公元220年,曹丕建魏,称魏文帝。公元226年,曹丕长子曹叡即位,称魏明帝。公元239年,日本岛邢马台国女王卑弥呼派遣使者难升米到魏,带来了贡品,并介绍了女王国的物产、气候、地理。当时,这个女王统治30多个小国,魏明帝封她为“宗魏倭王”,并赠送一面铜镜,这面铜镜后来出土后珍存在日本博物馆。而女王国的统治地区,就在今天的京都京丹后一带。魏国亦派使者前去岛国回访,带去当时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文化。
历史的记载,得到了考古的力证。1976年,安徽亳州谯城区元宝坑一号汉墓出土了不少珍奇的汉代砖,这些砖上有的刻有文字,有的画的图案,被称为汉代字画砖。这些字画砖刻有“为将奈何,吾真愁怀”、“谒汤都”等字样,具有极高的美学、书法、历史价值,其中出土的编码为“74号”的字砖,刻有“有倭人以时盟不(否)”,这给倭人(日本人)与东汉末年来魏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前些年这批文物赴日本展出时,引起日本学术界的极大振动。
汉代字画砖及倭人来魏旁证了汉代末年安徽亳州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开放程度,也雄辩地证明曹氏父子是开创中国与日本外交的先驱和奠基者。逝水汤汤,在三国时代上演了无数文治武功精彩故事的曹氏父子,连同他们开创的中日外交先河这一功绩,都尘封在厚厚的历史积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