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司令员与美穗子在一起(资料照片)
作者 陈立波
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聂荣臻元帅在战场上救助日本孤儿美穗子,亲自精心照料,并想方设法把她送回到亲人身边。1980年,美穗子携家人专程来中国看望聂帅。这个故事感动了许多人。
在我身边同样有这样一个感人肺腑的真情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则是我所熟悉的日本友人横山三郎先生。
在这里,不能不提到横山先生那段特殊的身世。先生的中文名字叫王毓福,是当年日本人在东北垦荒团时的遗孤。
故事还要追溯到六十多年前,那是在抗战即将结束时,还不到三岁的他被遗弃在吉林长白山的冰天雪地里,奄奄一息。闯关东的山东汉子王希顺不顾自己生活的困苦,毅然挽救并收养了他。由于兵荒马乱,返乡时王希顺舍弃了一切,却硬是用扁担将王毓福挑回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也是后来闻名全国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故乡——山东省博山区北崮山村。
回乡后,爷俩住在远离村庄的用高粱秸和黄泥巴搭建起的简易房子里,条件虽然艰苦,王希顺却把王毓福当做亲生儿子抚养,他用靠挑货郎担赶集串乡,搭席棚卖烧饼挣来的血汗钱,供王毓福读书直至初师毕业,这在当时即使是条件好的山区农村家庭里也不多见。后来还为其建起新房,娶妻成家。父亲的付出与关爱,从小就懂事的王毓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好好孝敬可敬、可爱的老父亲。
“有志者事竟成”艰苦的环境也磨练出王毓福坚忍不拔、奋发进取的性格,凭着自己的努力,初师毕业后他先是在当地的山区小学教书,改革开放后,由于工作出色被调进城,成为国家干部,担任了博山区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区政协委员并当选了淄博市的人大代表。
当王毓福事业有成时,老父亲也已日渐老去,王毓福没有忘记当初的誓言,为了让老父亲安度晚年,他不仅在生活上给老父亲无微不至的照顾,甚至为了顺从老人的生活习惯,进城工作十几年里,始终没有在城里定居,每天往返几十里山路赶班,就是为了让老父亲每天都能见到儿子,哪怕是说几句话,对于老人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