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司令员与美穗子在一起(资料照片) 作者 陈立波 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聂荣臻元帅在战场上救助日本孤儿美穗子,亲自精心照料,并想方设法把她送回到亲人身边。1980年,美穗子携家人专程来中国看望聂帅。这个故事感动了许多人。 在我身边同样有这样一个感人肺腑的真情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则是我所熟悉的日本友人横山三郎先生。 在这里,不能不提到横山先生那段特殊的身世。先生的中文名字叫王毓福,是当年日本人在东北垦荒团时的遗孤。 故事还要追溯到六十多年前,那是在抗战即将结束时,还不到三岁的他被遗弃在吉林长白山的冰天雪地里,奄奄一息。闯关东的山东汉子王希顺不顾自己生活的困苦,毅然挽救并收养了他。由于兵荒马乱,返乡时王希顺舍弃了一切,却硬是用扁担将王毓福挑回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也是后来闻名全国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故乡——山东省博山区北崮山村。 回乡后,爷俩住在远离村庄的用高粱秸和黄泥巴搭建起的简易房子里,条件虽然艰苦,王希顺却把王毓福当做亲生儿子抚养,他用靠挑货郎担赶集串乡,搭席棚卖烧饼挣来的血汗钱,供王毓福读书直至初师毕业,这在当时即使是条件好的山区农村家庭里也不多见。后来还为其建起新房,娶妻成家。父亲的付出与关爱,从小就懂事的王毓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好好孝敬可敬、可爱的老父亲。 “有志者事竟成”艰苦的环境也磨练出王毓福坚忍不拔、奋发进取的性格,凭着自己的努力,初师毕业后他先是在当地的山区小学教书,改革开放后,由于工作出色被调进城,成为国家干部,担任了博山区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区政协委员并当选了淄博市的人大代表。 当王毓福事业有成时,老父亲也已日渐老去,王毓福没有忘记当初的誓言,为了让老父亲安度晚年,他不仅在生活上给老父亲无微不至的照顾,甚至为了顺从老人的生活习惯,进城工作十几年里,始终没有在城里定居,每天往返几十里山路赶班,就是为了让老父亲每天都能见到儿子,哪怕是说几句话,对于老人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一位日本老人的中国孝道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2020年中日青少年科技营在南京开营
继承友好传统、开创中日地方交流新局面
2020年中日青少年科技营在南京开营
中日民间团体携手抵制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教科书
东京汉语角举行第六百次活动“让更多日本民众深入了解中国”
“小大使”互访交流为中日友好注入活力
日本东京汉语角举行第600次活动
2019“中日小大使”活动欢迎会在日举行
外交部:希望大熊猫能更好地发挥中日友好“使者”的作用
讲述中日友好往来故事
中日友好交流故事会在大阪举办
中日友好交流故事会大阪开讲
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在华侨华人专场离任招待会上致辞
汪洋会见日本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代表团
王东峰许勤会见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河野洋平一行
中日5年内将安排3万名青少年交流互访
日中友好会馆在东京举办“关于留学的对话”特别论坛
黄檗文化架构桥梁促中日民间友好交流
中日黄檗文化民间友好交流频繁
中国驻日使馆与日本各界友好人士共度小年
2019年中日友好成人仪式在北京举行
第一届中日友好交流城市青少年足球友谊赛在日举行
中日人士齐聚畅谈日中友好会馆后乐寮前世今生
中日友好“掘井人”冈崎嘉平太展在清华大学开幕
广州封埋“时光容器”纪念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4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