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记者赵文杰报道,北京时间10月19日下午16时,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在清华大学进行了演讲。该演讲的内容涉及未来的中日关系、未来的中国经济和对中国的期待等。演讲结束后,丹羽还与到场的媒体和清华师生进行了交流和互动。而在此之前,丹羽已经在中国的十四个省举行过演讲。
中日是“不能离婚的夫妻”
丹羽首先谈到了中日关系问题。丹羽说,1972年在周恩来和田中角荣签署条约后,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到2008年,中国和日本签署了四个政治文件。这四个政治文件也是中日关系的精神所在,今后中日两国的外交基本方针不会改变。丹羽把两国关系比喻成“不能离婚的夫妻”和“不能搬家的邻居”,他指出,中日两国的关系“和则双赢,斗则两伤”。
丹羽强调,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两国的交流,特别是文化和青少年的交流日益繁荣。
而对于今后中日关系的隐忧,丹羽提到了两个问题。一是“权力政治”和国防问题。丹羽希望中国“把握好对军队的控制”,“增加军事透明度”;二是广大国民之间的交流问题。丹羽说,中国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除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人口和日本是一样的,希望和他们增进交流。
中国经济崛起主要依靠投资
丹羽把战后日本和中国的经济分阶段进行了对比。他首先介绍了日本战后经济的三大阶段:1955-1973年,日本经济奇迹般崛起;1973-1990年,日本经济的黄金时期;1990-2010年,日本失落的二十年。而对于中国经济,丹羽则大致分为了1952-1977的计划经济时期和1978年后的改革开放时期。
丹羽认为,当前中国的经济正处于日本1955-1973年经济崛起的时期。但丹羽也指出,中日两国经济的崛起内涵有所不同。日本的经济崛起主要是靠内需拉动,且日本的劳动者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因此日本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以及优秀的管理技术;而中国经济的崛起主要是靠投资,特别是工业投资的拉动,另外中国的“软件”和“软实力”没有跟上经济的快速增长。
丹羽还强调,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无可借鉴。不管是欧美还是日本,和中国的发展道路都不一样。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