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社会希望中日改善关系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印尼雅加达会见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后,4月24日,日本的主流媒体均在头版头条,以“修复关系,继续对话”、“胡主席提出五点建议”、“历史认识要表现在行动上”等为题做了报道,认为两国领导人的会谈,缓和了两国间的紧张气氛。看来,日本社会对如何发展日中关系,既有期待,也有不安。
48%的日本人要求小泉停止参拜靖国神社
据日本《朝日新闻》近日的舆论调查,日本有48%的人要求小泉停止参拜靖国神社,比过去明显增加,但仍有36%的人希望继续参拜。此间报纸还援引美联社的报道说,小泉对过去的侵略战争表示了反省和道歉,但同时日本又有80名超党派议员参拜靖国神社,“冲淡了会谈的效果”。
《朝日新闻》批评小泉的亚洲外交缺乏战略,是只凭一时心血来潮式的“单线思考”。该报专栏作家船桥指出,在50年前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与日本政府代表高衞达之助举行会谈,其后产生了日中备忘录贸易,是为日中邦交正常化奠定基础的“掘井”之举。他呼吁人们不要往日中两国掘的井里“投毒”,主张日本应意识到“克服历史问题是国家的百年大计”。
对于中日间的摩擦,《每日新闻》的社论说,构筑和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战略,是日本外交的重要课题。改善与邻国的关系是日本外交的当务之急,而保持中日韩三国间的协调是日本外交的关键。希望两国领导人的会谈不仅是外交礼仪,而应该成为修复日中关系的开端,这是恢复日本在亚洲的存在感的大前提。
日本68个民间团体提出“不要引向战争的教科书”
与此同时,一些有良知的日本人士以及一些青年团体,抗议日本媒体一味夸大中国国内的抗议示威游行。4月24日,日本68个民间团体在东京都千代田公会堂举行“反对采用编撰会教科书东京集会”,强烈批评日本政府纵容“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篡改历史的行为,要求小泉停止参拜靖国神社,并表示将动员一切力量阻止编撰会教科书在学校使用。日本青年团体“和平之舟”还举行游行集会,表达与亚洲邻国和平友善的心情。他们鲜明地提出“不要引向战争的教科书!”“构筑与亚洲邻居共生的社会!”他们说,日本政府审定通过篡改历史的教科书,小泉首相参拜供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触犯了众怒,才是引起亚洲国家抗议游行的原因,日本政府应当“回答来自亚洲的抗议”。一位来自冲绳的青年人说,“日本对中国、对韩国、对因战争受害的亚洲国家人民做了坏事。我们有责任把真相告诉下一代,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国家变成受尊敬的国家”。
经济界人士希望政府拿出实际行动
政府层面也出现了不同声音。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细田博之25日会见记者时表示,小泉首相与胡锦涛主席在印尼会谈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日中间悬而未决的问题,应采取向前看的姿态,一个一个地协商解决。同一天,日本外务省发言人高岛肇久表示,日本与中国官员下个月将就东海有争议海域油田勘探事宜展开磋商。但与此同时,日本外相町村信孝在24日的电视节目中说,对历史的解释“只能有一种”的做法“极为愚蠢”,他竟然指责中国的历史认识“存在偏向”,还表示“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要求中国改善对教科书的记述”。
日本经济界人士特别希望日方有实际行动。中国是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国,既是生产基地又是销售市场,对日本经济不可或缺。日本经团联会长奥田硕认为,靖国神社问题和教科书问题对日本经济界来说,是“插在喉咙里的一根刺”,只说“日中关系重要”、要“冷静对待”之类的无关痛痒的话,不如采取切实措施改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