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青年在摩擦中相互融合——贯通中日友好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民间交流 >> 正文
中日两国青年在摩擦中相互融合

贾晓鹏(音)出生时,中日战争已过去近40年。但这名中国年轻人认为,现在远未到淡忘日本侵华这段痛苦记忆的时候。 刚从清华大学毕业的贾晓鹏说:“我们无法轻易解决有关日本侵华战争的问题。”他是一名日本漫画迷,已学了4年的日语。“历史是我们不可忘记的。” 

    日本学生盐谷右光却不这样看。这名20岁的政法大学大一新生刚开始学习中文,他说:“日本在战后援助中国,所以问题应该已经解决了。” 

    这种不同的看法——常常伴随着彼此不满的情绪——加剧了如下担忧:随着这两个亚洲邻国的年轻一代长大成人,中日之间目前冰冷的关系是否将继续? 

    在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于2001年上任并开始参拜供奉二战战犯的靖国神社之后,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就变得日益冷淡。 

    跟许多日本人一样,盐谷对中国的反日情绪非常不满。不过,另一名中国的日本漫画迷魏悦(音)称情况不尽如此。24岁的魏悦在北京大学攻读天文学硕士学位,她说:“我爷爷、奶奶经历过那段历史,所以我们对日本人有一种直接的感受。”贾晓鹏说,他对日本动漫的痴迷结成了与日本人民的某种纽带,但日本政府不在其列。他说:“不能否认,看日本动画、读日本漫画拉近了我们与日本人的距离。但政治是政治,人民是人民。”贾晓鹏称自己组织的动漫和游戏俱乐部拥有1500名左右的会员。他说:“有时候,我们痛恨日本政府的政策。”但日本人民也许并不讨厌。他说:“中国的小孩说,‘我喜欢漫画,但不喜欢日本人’,一些人害怕遭到日本的文化侵略。” 

    这些中日年轻人彼此素未谋面,但是,鉴于两国深化的经贸关系,他们都懂得他们的将来已难解难分。 

    贾晓鹏如今在一家日本游戏公司工作,魏悦也因学习参观过日本中部的一个天文台,盐谷则出于就业前景考虑开始学习中文。虽然他们对历史的看法存有分歧,但他们都理解对方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原因所在。贾晓鹏说:“日本道歉,中国说道歉不真诚。然后日本人就说,‘你们到底要我们怎么样?’”盐谷说小泉或未来的日本首相也许还会参拜靖国神社。不过,他补充说:“如果我是中国人,我想我也会生气的。”(摘自7月30日《苏格兰人报》,原题:中日的冲突与和解系于两国的年轻人,作者琳达·西格,汪析译)

    环球时报  2006年08月02日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神户市将熊猫“旦旦”制成标本返还中国
日本和歌山白浜4只大熊猫即将归还中国,民众热情高涨
28家日本企业养老“黑科技”亮相中国养老博览会
2025大阪世博会举办“无锡日”活动
在大阪世博体验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
“山西文化年”日本采风活动大同启幕
东极渔民救英俘纪念碑揭幕:83年情谊铭刻心间
日本和歌山县警方向旅日大熊猫颁发感谢状
日本民间代表:户山人骨或为731部队罪行新证
东京青年访华团亲历中国发展脉动
东京青年访华 深切感受中国脉动与变迁
中日环保合作论坛在京都召开,聚焦碳中和与海洋保护
中国馆海南活动周将于本月下旬亮相大阪世博会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河北活动周将拉开帷幕
“书林翰墨传友谊”中日书法交流会亮相大阪世博会
北京大学与早稻田大学联合举办“中日历史对话”论坛
中日友好协会推出“和平使者”青年志愿者计划
青岛与长崎签署新一轮友好城市协议,新增教育和养老交流项目
上海博物馆举办“墨韵中日”书法艺术展,展出50位中日书法家作品
中日友好协会与东京大学联合启动“中日青年桥梁”学生交流项目
中日饮食文化展在东京举办,展示两国美食魅力
日本拉面连锁品牌在中国扩张,深化中日美食合作
中日联合推出“丝绸之路”主题日式融合餐厅
日本料理培训项目落户上海,助力中日厨师交流
2025年中日美食节将在北京开幕,促进饮食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