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晓鹏(音)出生时,中日战争已过去近40年。但这名中国年轻人认为,现在远未到淡忘日本侵华这段痛苦记忆的时候。 刚从清华大学毕业的贾晓鹏说:“我们无法轻易解决有关日本侵华战争的问题。”他是一名日本漫画迷,已学了4年的日语。“历史是我们不可忘记的。”
日本学生盐谷右光却不这样看。这名20岁的政法大学大一新生刚开始学习中文,他说:“日本在战后援助中国,所以问题应该已经解决了。”
这种不同的看法——常常伴随着彼此不满的情绪——加剧了如下担忧:随着这两个亚洲邻国的年轻一代长大成人,中日之间目前冰冷的关系是否将继续?
在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于2001年上任并开始参拜供奉二战战犯的靖国神社之后,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就变得日益冷淡。
跟许多日本人一样,盐谷对中国的反日情绪非常不满。不过,另一名中国的日本漫画迷魏悦(音)称情况不尽如此。24岁的魏悦在北京大学攻读天文学硕士学位,她说:“我爷爷、奶奶经历过那段历史,所以我们对日本人有一种直接的感受。”贾晓鹏说,他对日本动漫的痴迷结成了与日本人民的某种纽带,但日本政府不在其列。他说:“不能否认,看日本动画、读日本漫画拉近了我们与日本人的距离。但政治是政治,人民是人民。”贾晓鹏称自己组织的动漫和游戏俱乐部拥有1500名左右的会员。他说:“有时候,我们痛恨日本政府的政策。”但日本人民也许并不讨厌。他说:“中国的小孩说,‘我喜欢漫画,但不喜欢日本人’,一些人害怕遭到日本的文化侵略。”
这些中日年轻人彼此素未谋面,但是,鉴于两国深化的经贸关系,他们都懂得他们的将来已难解难分。
贾晓鹏如今在一家日本游戏公司工作,魏悦也因学习参观过日本中部的一个天文台,盐谷则出于就业前景考虑开始学习中文。虽然他们对历史的看法存有分歧,但他们都理解对方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原因所在。贾晓鹏说:“日本道歉,中国说道歉不真诚。然后日本人就说,‘你们到底要我们怎么样?’”盐谷说小泉或未来的日本首相也许还会参拜靖国神社。不过,他补充说:“如果我是中国人,我想我也会生气的。”(摘自7月30日《苏格兰人报》,原题:中日的冲突与和解系于两国的年轻人,作者琳达·西格,汪析译)
环球时报 2006年08月02日
中日两国青年在摩擦中相互融合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2020年中日青少年科技营在南京开营
继承友好传统、开创中日地方交流新局面
2020年中日青少年科技营在南京开营
中日民间团体携手抵制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教科书
东京汉语角举行第六百次活动“让更多日本民众深入了解中国”
“小大使”互访交流为中日友好注入活力
日本东京汉语角举行第600次活动
2019“中日小大使”活动欢迎会在日举行
外交部:希望大熊猫能更好地发挥中日友好“使者”的作用
讲述中日友好往来故事
中日友好交流故事会在大阪举办
中日友好交流故事会大阪开讲
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在华侨华人专场离任招待会上致辞
汪洋会见日本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代表团
王东峰许勤会见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河野洋平一行
中日5年内将安排3万名青少年交流互访
日中友好会馆在东京举办“关于留学的对话”特别论坛
黄檗文化架构桥梁促中日民间友好交流
中日黄檗文化民间友好交流频繁
中国驻日使馆与日本各界友好人士共度小年
2019年中日友好成人仪式在北京举行
第一届中日友好交流城市青少年足球友谊赛在日举行
中日人士齐聚畅谈日中友好会馆后乐寮前世今生
中日友好“掘井人”冈崎嘉平太展在清华大学开幕
广州封埋“时光容器”纪念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4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