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民间交流 >> 正文
“耳朵先生”牵起中日情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当记者找到藤泽市市民画展厅时,令每个中国人激动的旋律正从里面传出来。

  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是一个紧靠海边的小城市,70年前,中国作曲家聂耳在这里不幸遇难。新春刚过,日本湘南日中友协举办了一次特殊的展览,纪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天才。

  湘南日中友协的岩崎富久男先生带着记者参观了“聂耳展”。展览按聂耳革命活动的地点分为几个部分,最后还集中展示了不同时代纪念聂耳的活动。看着这些模糊的照片,聂耳短暂的一生清晰地浮现:在昆明投身学潮,赴上海考入“明月歌舞剧社”,到北京接近左联,回上海经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迎来创作的高峰。记者从展览中了解到,国歌创作于1935年初。当时田汉改编了电影《风云儿女》,写出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由于国民党特务的追捕,田汉在一张小小的香烟包装纸上写下歌词后就被抓进监狱。当时中共在上海的负责人之一夏衍拿到了田汉留下的香烟衬纸,聂耳闻知此事后,主动提出为歌词谱曲。两天之后,带着满腔激愤的聂耳完成了初稿。为躲避追捕,夏衍把聂耳送到日本,准备转道欧洲赴苏联留学。在日本安顿下之后,聂耳争分夺秒地修改作品,于当年5月把最后定稿用挂号信寄回上海。

  岩崎告诉记者,由于聂耳听觉异常灵敏,求学上海的时候就有过一个“耳朵先生”的绰号。在日本,许多人仍然亲切地称呼他为“耳朵先生”。他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工作学习计划,每天马不停蹄地观摩音乐、戏剧、舞蹈、电影,记日记、写评论、作报告,同时还学习日语和俄语。聂耳卓绝的音乐才华很快吸引了一大批中日进步人士和日本音乐迷。1935年7月17日下午,在和旅日朝鲜人李相南、日本友人横田一起去藤泽市的鹄沼海滨游泳时,聂耳不幸溺水而亡。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被选为中国国歌,相关消息和聂耳的生平通过媒体被介绍到日本。藤泽市市民随即发起了募捐活动,准备为“耳朵先生”建一座纪念碑,以此悼念英才、呼唤中日友好。1954年,聂耳纪念碑在鹄沼海岸落成。

  记者在岩崎的陪同下前往鹄沼海岸凭吊。聂耳纪念广场就坐落在海边公路的一个过街天桥旁边,桥下立着一个小石碑,上刻郭沫若所书“聂耳终焉之地”六个字。雕有聂耳肖像的断墙背向大海,面向公园中间的石板。这块方形石板中间有三块平行横列的条状凸起,高低不等。岩崎解释,这是一个抽象的“耳”字,亦是抽象的音阶。几位散步的日本人也好奇地凑过来听讲解,岩崎干脆又向他们介绍了一遍聂耳的生平,他们听后肃然起敬。

  岩崎告诉记者,1981年,聂耳的“诞生之地”昆明和“终焉之地”藤泽结为友好城市,两个城市多次组织代表团互访。1997年,湘南友协发起了为“中国教育支援基金会藤泽”的捐款,用募到的经费帮助昆明市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1999年,在基金的支持下,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九龙乡的沙渔郎希望小学建成,基金会的工作人员继续不断寄钱给教室添桌椅、给贫困的孩子发助学金,现在有的孩子已经考上了中学,还在靠助学金继续学习。今年2月,昆明东川区的同心村小学也已经竣工了。70年前,聂耳在日本留下了人生最后的足迹。他留给日本的不仅是无尽的思念,更是深深的友情。
  

    《人民日报》 (2006年02月15日 第七版)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2020年中日青少年科技营在南京开营
继承友好传统、开创中日地方交流新局面
2020年中日青少年科技营在南京开营
中日民间团体携手抵制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教科书
东京汉语角举行第六百次活动“让更多日本民众深入了解中国”
“小大使”互访交流为中日友好注入活力
日本东京汉语角举行第600次活动
2019“中日小大使”活动欢迎会在日举行
外交部:希望大熊猫能更好地发挥中日友好“使者”的作用
讲述中日友好往来故事
中日友好交流故事会在大阪举办
中日友好交流故事会大阪开讲
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在华侨华人专场离任招待会上致辞
汪洋会见日本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代表团
王东峰许勤会见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河野洋平一行
中日5年内将安排3万名青少年交流互访
日中友好会馆在东京举办“关于留学的对话”特别论坛
黄檗文化架构桥梁促中日民间友好交流
中日黄檗文化民间友好交流频繁
中国驻日使馆与日本各界友好人士共度小年
2019年中日友好成人仪式在北京举行
第一届中日友好交流城市青少年足球友谊赛在日举行
中日人士齐聚畅谈日中友好会馆后乐寮前世今生
中日友好“掘井人”冈崎嘉平太展在清华大学开幕
广州封埋“时光容器”纪念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4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