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民间交流 >> 正文
日本老人转让私人收藏 为中国文物回流促良机

图片说明:左图为“带钩”,中图为“中国国画”,右图为“中国瓷器”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李永亮报道,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消息,有朋友说,乱世藏黄金,盛世收古董。这话不错,正中下怀。君不见,近年来国人日渐富裕,日渐气粗。且不说香车、豪宅,就只看拥有的家用电器,也已是琳琅满目。于是,有识之士开始把目光注入古董,注入书画。似乎是一夜之间,数以千计的古董、书画拍卖行应运而生。也似乎是挥手弹指,各路古董商人便云集城楼,大显神通。2007年夏,一枚被称为“中华第一钩”的战国时期的带钩,拍出了一千万元的天价。而2010年的春天,张大千的一幅山水国画则在一亿零八十万元的铿锵声里落锤。在如火如荼的古董热潮滚动下,如今的中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要想寻觅一件古董真品,已绝非易事。而要想获得一枚古董珍品,则可谓是难于上青天了。


  但是,在得天独厚的日本,不要说日本省立、国立博物馆藏有众多的中国国宝级文物和古董,即使随便到一个地、市级的文化设施,里面都可能会有令人瞠目结舌的中国古代的珍品。绵绵上千年的中日文化交流,加之自古以来日本对中国文化固有的敬畏和敬佩的复杂感情,日本的民间亦代代相传,孕育了为数不少的中国古董、书画的收藏家。


  不久以前,一位交往已久的日本友人的来访,便让笔者对他的收藏瞠目结舌。在这位朋友准备转让的藏品中包括有中国书画480件,中国带钩608件,天珠、如意74件,瓷器115件,鼻烟壶350个,文房四宝65件,日本古董180件。其中,中国书画中不乏齐白石、倪田、唐云、应野平、赵之谦、任伯年等人的佳品;中国带钩,年代多为战国时期,数量之大,工艺之精令人艳羡;再看中国瓷器,囊括宋、元、明、清各时代,其中不乏官窑精品……在老先生准备转让的古董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日本古董和浮世绘画品,九谷烧、有田烧、古伊万里等日本名瓷尽数在其中。看到这些古董和书画藏品,不禁令人感觉仿佛发生了时空错位。


  希望这一信息能够引起在日华人收藏家们的重视,也希望这一信息能够飞越日本海,引发生活在祖国的收藏们的关注——这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佳话良缘确实值得用心来缔结。让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回归无疑是一种爱国行为,对个人而言,亦不乏为修身养性、投资积累的有效途径。

[1] [2] [下一页]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2020年中日青少年科技营在南京开营
继承友好传统、开创中日地方交流新局面
2020年中日青少年科技营在南京开营
中日民间团体携手抵制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教科书
东京汉语角举行第六百次活动“让更多日本民众深入了解中国”
“小大使”互访交流为中日友好注入活力
日本东京汉语角举行第600次活动
2019“中日小大使”活动欢迎会在日举行
外交部:希望大熊猫能更好地发挥中日友好“使者”的作用
讲述中日友好往来故事
中日友好交流故事会在大阪举办
中日友好交流故事会大阪开讲
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在华侨华人专场离任招待会上致辞
汪洋会见日本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代表团
王东峰许勤会见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河野洋平一行
中日5年内将安排3万名青少年交流互访
日中友好会馆在东京举办“关于留学的对话”特别论坛
黄檗文化架构桥梁促中日民间友好交流
中日黄檗文化民间友好交流频繁
中国驻日使馆与日本各界友好人士共度小年
2019年中日友好成人仪式在北京举行
第一届中日友好交流城市青少年足球友谊赛在日举行
中日人士齐聚畅谈日中友好会馆后乐寮前世今生
中日友好“掘井人”冈崎嘉平太展在清华大学开幕
广州封埋“时光容器”纪念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4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