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东玉三郎,这位被称作日本梅兰芳的歌舞伎国宝级大师,因与苏州昆剧院合作成功扮演《牡丹亭》中的旦角杜丽娘而备受关注。2月28日,坂东带着新学会的《牡丹亭》折子来到苏州,准备参加3月13、14两日在昆曲故乡的演出。日前,在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的热情安排下,坂东玉三郎先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艺术世界没有隔阂 见到坂东先生的时候,他正在苏州昆剧院舞台上连排《牡丹亭》。一个日本艺术家,怎么会爱上昆曲、学习昆曲?坂东说,20年前,他在东京看了张继青先生演出的《牡丹亭》,深深地被这种蕴含中国传统之美的艺术感动了。此后的20年中,他一直在寻找接近昆曲的机会。 在中国朋友的帮助下,3年前,坂东专程到苏州,开始向昆曲名家张继青学习《牡丹亭》中杜丽娘一角的表演技巧。去年3月和5月,他在其中两折中扮演杜丽娘的《牡丹亭》分别在日本京都南座剧场和北京湖广会馆演出20场和10场,获得很大成功。这次到苏州演出,他将在4折中演出。他还想把7折戏全部学会。 不会中文却演得“入木三分” 学习昆曲不仅要懂中国诗文,还得学苏州话,这对于坂东来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对音乐领悟的天赋和对《牡丹亭》剧情的理解,是他学习昆曲的“捷径”。至于唱词和念白,他用日文片假名记下每一个唱词的发音,再请人翻译并解释其中的意思,这样反复练习,直到表演精准。一句“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那看牡丹的眼神远近、含情方式,都可以让他反复琢磨好几天。 坂东说,要演好中国的戏剧,就要懂中国的文化。他阅读了大量日文版的中国古典名著。不仅如此,当中日版《牡丹亭》的执行导演靳飞不在日本的时候,他每天至少打一个半小时的国际长途电话,让靳飞给他讲中国的戏剧、中国的文化。看过坂东演出后,张继青赞叹“入木三分”,梁谷音称赞“无可挑剔”。 希望歌舞伎也能传到中国 记者问坂东,今后中日版的《牡丹亭》有演出任务,您会参加演出吗?坂东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是苏昆演员,只要有演出,我背个背包就出发。这样一个承诺,体现了昆曲在他心中的分量。” 坂东还介绍了日本对歌舞伎保护和传承的情况。日本目前歌舞伎演员有250人左右,政府很重视,观众也越来越多。坂东说,他同样希望日本传统艺术能传到中国。本次苏州之行,他特意把自己的代表作《杨贵妃》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苏昆演员沈丰英。王学容朱金龙 (本报苏州3月9日专电) 坂东玉三郎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国宝级名人,是日本民众中排第一的歌舞伎偶像。他出生于日本歌舞伎世家之一的守田家族,1957年首次登台,25岁时正式袭名为第五代坂东玉三郎。坂东玉三郎致力于不同门类艺术的合作,曾与世界各国的优秀艺术家如马友友、莫里斯贝雅尔等合作,引起很大的反响,并曾执导过多部话剧和电影。 |
日本梅兰芳赴苏洲演出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相关文章
进博会四年铁粉 北海道食品走向中国各地
富士胶片(中国)总裁田中健一:深耕中国市场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
中日诗歌爱好者“云上”以诗会友共话友谊
13年前,迎娶日本市长女儿的河南农村小伙,如今怎样了?
几十万日本女孩涌入中国,她们表面上是来旅游,如今真实目的揭开
“中国陕西皮影艺术展”在东京开幕
在华日本人:是什么让我们选择留在了中国
近年来中国藏学研究实现了质的飞跃——访日本藏文化研究专家田中公明
中日高层次科学家研讨交流活动举办
福原爱在日本名古屋参加“乒乓外交”50周年纪念活动
中国驻大阪总领馆举办“巡礼世界茶文化”在线交流活动
鸠山由纪夫对话程永华:中共百年伟大历程应当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高评价
第二季“日资企业福建行”系列活动举办
“辽宁省中日友好协会第二届会员大会暨辽宁省对日民间交流大会”在沈阳召开
为滋贺“代言”的日本公务员荻野大:新时代日中人文交流应“从心开始”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举办“疫情背景下的中日韩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线上研讨会
40名中日青少年共同参与“中日学生津城友好行”活动
第2届全日本大学生中文演讲比赛暨第20届“汉语桥”日本赛区决赛在线上举行
“追寻美好生活”中国脱贫成就展在日本东京开幕
中国驻日本大使孔铉佑参访早稻田大学
南昌日本经济交流会举行 共话“后疫情时代”经贸合作
“云端”相聚谋发展 中日陶瓷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召开
再传喜讯!旅日大熊猫“真真”诞下双胞胎
旅日大熊猫“永明”喜获父亲节礼物 已有16个“孩子”
“中华源·河南故事”系列丛书“云赠”日本大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