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其他 >> 正文
日本共同社:“通过奥运描绘中日关系”

日本女孩身穿和服在天安门前游览。中日关系近期持续升温。


    我认为奥运会是向全世界传达‘和平之珍贵’的世界最大盛会。我希望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包括13亿中国人在内的60亿世界人民能够再次意识到‘能够使奥运会顺利召开的和平的重要性’。我也希望,我们的报道,能够为“追求和平的五环运动”作出应有的贡献。——荻田则夫

    1932年。洛杉矶。

    这是日本共同通信社第一次参与报道奥运会。那时候的共同通信社还不叫现在这个名字,叫同盟通信社。

    32年后的1964年,东京奥运会召开。共同社派出了400人规模的奥运报道组。从那以后,共同社在速报、数据处理等通信社特有领域颇有建树,而奥运报道更是被日本媒体界称之为是“共同社的家传绝技”。

    1998年长野冬季奥运会。共同社被选为经国际奥委会(IOC)认定的官方通讯社,除通讯社的固有业务之外,共同社在大会官方新闻发行、信息服务方面给予了大力协助。

    由于在奥运会的报道上卓有建树以及作为通讯社在基本业务领域所受的广泛的赞誉,在每一届奥运会采访证的发放中,共同社所获得的数量在所有的日本媒体中总是第一位。

    2008年,距离东京奥运会已有44载;距离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也已整整20年。而20年后的今天,日本媒体终于又一次迎来了在“邻居家”举办的奥运会。仅1小时的时差使日本国民对北京奥运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期待。此次的北京奥运代表团将是日本向海外派出的规模最大的体育代表团。团长福田富昭介绍日本队的目标时称,“希望金牌达到两位数,奖牌总数超过30枚,超过雅典奥运会(史上最多的37枚)”,希望夺牌数量创新高。

    据日本奥委会统计,目前日本代表队共有570人,超过了以往人数最多的雅典奥运会(513人)。其中参赛队员335人,男女运动员分别为168人和167人(不含沙滩排球选手),其他人员235人。

    共同社早已摩拳擦掌。

    作为共同社北京奥运会报道的最高负责人,共同社执行副主编、奥运报道主编荻田则夫告诉早报记者:共同社的奥运主题就是“通过奥运描绘当今中国”、“通过奥运描绘世界中的中国”、“通过奥运描绘中日关系”。

    报道准则

迅速性和准确性

    东方早报:为了报道北京奥运会,共同社一共派出了多少人员?与雅典奥运会相比,规模如何?

    荻田则夫:目前我们共同社持有北京奥运会现场采访证的共有56人,除去团长以外的主要构成如下:运动部16人,社会部5人,外信部4人,摄影部12人,系统技术部4人,美术部2人,英文记者2人,摄影记者2人,其他还有总务等方面的负责人。由于取得现场采访证有所限制,采访规模与以往比并没有多大变化,比上届雅典奥运会稍微有所增加。

    东方早报:此次共同社奥运报道有何目标?

    荻田则夫:我们会将“迅速性”和“准确性”这两个通讯社的基本要求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其次,努力提供读起来有趣的新闻。比如,分析为何该选手能够取得某项目的金牌的报道,或者介绍选手背景等一些人物故事型的报道。

    东方早报:日本国民对北京奥运会的反应如何?

    荻田则夫:日本应该是世界上对奥运会最感兴趣的国家。过去,日本曾经成功举办过一次夏季奥运会,两次冬季奥运会,而现在,东京正在为申办2016年夏季奥运会而努力。在日本,奥运会的电视直播与其他大会相比,总是有着惊人的收视率。我想北京奥运也不会例外。

    核心优势
 
    描绘中日关系

    东方早报:与其他的国外媒体相比,共同社有何优势?与能够现场直播的电视相比,作为通讯社的共同社将如何努力从而使自身的报道富有吸引力?

    荻田则夫:速度和准确性是通讯社的生命。作为通讯社,有必要将庞大的奥运数据快速准确地发布出去。因此,共同社导入了一套自动转换系统,能够将奥运会的大会官方数据(英文)与东京总部的电脑直接相连,并自动转换成日文的数据样式。几乎日本所有的媒体(包括电视、报纸、网络)都是通过共同社来获取奥运会的各种数据的。

    东方早报:我在共同社网站的北京奥运特辑中看到了许多有趣的企划,比如像“北京花絮”、“日中最前线”、“日中交流史”等等。能透露你们选择这些报道点的标准吗?

    荻田则夫:由于这是一次“在中国举办的奥运会”,因此我们不仅会报道奥运本身,我们还想报道中国以及中日关系的方方面面。如上面提到的报道主题一样,我们力图通过奥运描绘当今中国、描绘世界中的中国、描绘中日关系。

    奥运感悟

    传达“和平之珍贵”

    东方早报:您曾经说过,“奥运会是体育盛事,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大家都很关注。”那么“奥运在中国举办”这一事件当中,您觉得值得关注的点是什么?共同社这次奥运报道的主题是什么?

    荻田则夫:北京奥运与至今为止的其他奥运会相比,最决定性的差异,同时也是最值得关注的点便是,这是“在中国举办的奥运会”。在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举行的奥运会,其方方面面的影响势必将波及中国国内外。因此,我们这次对体育竞技之外的报道也倾注了很大的力量。中国实现了惊人的经济发展,并期待以此次奥运为契机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超级大国。我们想报道在这样一个中国举行的奥运会的所有方面。“通过奥运描绘当今中国”、“通过奥运描绘世界中的中国”、“通过奥运描绘中日关系”,这就是我们的主题。

    东方早报:您是否还有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些许记忆?东京奥运会给日本的经济和国民心理、民族气质带来了飞跃。从这一角度来看,你是否觉得北京奥运与当年的东京奥运有所相似?

    荻田则夫:1964年东京奥运会时,我还只是个10岁的小学生。当时通过电视观看东京奥运会的记忆至今仍然清晰地留存在我的脑海里。在看到开幕式的入场仪式时,我曾经惊叹:“世界上有这么多国家吗?!”

    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距离二战结束不过19年。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我的父亲边看电视边激动地感叹道:“日本竟然已经复兴到如此水平!正是因为战争结束了,和平了,奥运才能举办的啊!”东京奥运会使当时还是小学生的我明白了“世界的宽广”和“和平的珍贵”。

    东方早报:作为日本媒体界的资深人士,您觉得此次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中国、北京留给世界最直观最深刻的印象将是什么?

    荻田则夫:我认为奥运会是向全世界传达“和平之珍贵”的世界最大盛会。我希望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包括13亿中国人在内的60亿世界人民能够再次意识到“能够使奥运会顺利召开的和平的重要性”。我也希望,我们的报道,能够为“追求和平的五环运动”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网  2008年7月22日

[1] [2] [下一页]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中日有责任助力重建疫后国际秩序
王毅在“北京-东京论坛”开幕式上发表致辞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举办研讨会 专家积极看待中日韩自贸区建设
2020中日关系舆论调查:七成以上中国受访者认同中日关系的重要性
中日学者“云”连线 福田康夫等吁两国加强合作
中国驻日大使孔铉佑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致函日本各界友人
程永华展望“后安倍时代” 吁中日保持定力推动两国关系行稳致远
外交部:中方愿同日本新政府一道推动中日关系取得新的更大发展
习近平致电祝贺菅义伟当选日本首相 李克强向菅义伟致贺电
程永华:中国外交舞台越宽广 外交官责任越重大
讲述中日友好往来故事
中日友好交流故事会在大阪举办
周小川说中日在第三方市场合作前景广阔
外交部副部长孔铉佑接受日本驻华媒体联合采访
杨洁篪将访问日本并举行第六次中日高级别政治对话
日本山梨学院大学孔子学院成立
安倍晋三出席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离任招待会 期待中日关系进一步发展
安倍出席中国驻日大使离任招待会:期待日中迎来更多交流
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在华侨华人专场离任招待会上致辞
汪洋会见日本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代表团
中国国防部:愿与日方加强防务部门交流合作
一带一路在中日交往中升温(望海楼)
王毅出席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年开幕式
中日举行第五次经济高层对话
中日经济学者汇聚北京 畅谈两国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