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灾凝成的中日亲善应常态化——贯通中日友好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四川地震 >> 正文
赈灾凝成的中日亲善应常态化

5月18日,日本国际救援队一行二十余人到达中国四川北川地震现场——北川中学,利用国际先进的探测仪器与中国两支救援队分别挖掘废墟,救援受难学生。图为日本救援队在工作中。 中新社发 邹宪 摄




  中新网6月11日电 香港《文汇报》6月11日发表题为《赈灾凝成的中日亲善应常态化》的文章说,中日亲善关系的常态化,关键还是要看日本政府的作为。事实上,无论知华派还是右翼派,只要避免在历史问题上刺激中国,在亚太区域秉承相对平衡的外交政策,沿袭互惠共赢的战略思路,中日亲善关系就能沿着良好的趋势发展。

  文章摘录如下:

  如果说胡锦涛主席对日本的访问使中日政治关系春意融融,四川地震灾害则使中日关系自民间深化。患难见真情,日本给予中国震灾的奥援,不单是政府的财物援助,更有日本救援队来华后不舍昼夜的奉献精神。震灾以来,有日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和港澳等五支国际救援队伍来到灾区,日本救援队对死难灾民集体默哀的情景尤让国人感怀。搜诸近段时期的因特网络,中国官方、媒体和民间对日本的表现处处充溢着感激、尊重之情,以往那种不理性的调侃、指责甚至辱骂都在舆论空间消弭殆尽。

  中日一家亲,这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评价开始成为中国官方和民间对中日关系的新评价。笔者以为,这是赈灾凝成的中日亲善关系,体现了世界上最相近的两个民族在灾难来临之际的大爱情怀。人们观察到,意识形态西化,经济运行发达的日本表现出比欧美国家对华赈灾更为深挚和感同身受的同情和关爱,这种惺惺相惜,只有文化的共通和地缘的接近才能形成。正因为如此,日本媒体《每日新闻》曾对西方媒体所谓“中国政府封锁灾区出入”的消息帮助中国政府辟谣(见5月17日《每日新闻》),中国民间则发出“谢谢日本的声音”,日本救援队更透露他们的专业精神源自灾区女孩的感动。总之,因为一场赈灾,中日的历史的恩怨被化解,政治的壁垒被冲破。

 

[1] [2] 下一页  尾页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神户市将熊猫“旦旦”制成标本返还中国
日本和歌山白浜4只大熊猫即将归还中国,民众热情高涨
28家日本企业养老“黑科技”亮相中国养老博览会
2025大阪世博会举办“无锡日”活动
在大阪世博体验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
“山西文化年”日本采风活动大同启幕
东极渔民救英俘纪念碑揭幕:83年情谊铭刻心间
日本和歌山县警方向旅日大熊猫颁发感谢状
日本民间代表:户山人骨或为731部队罪行新证
东京青年访华团亲历中国发展脉动
东京青年访华 深切感受中国脉动与变迁
中日环保合作论坛在京都召开,聚焦碳中和与海洋保护
中国馆海南活动周将于本月下旬亮相大阪世博会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河北活动周将拉开帷幕
“书林翰墨传友谊”中日书法交流会亮相大阪世博会
北京大学与早稻田大学联合举办“中日历史对话”论坛
中日友好协会推出“和平使者”青年志愿者计划
青岛与长崎签署新一轮友好城市协议,新增教育和养老交流项目
上海博物馆举办“墨韵中日”书法艺术展,展出50位中日书法家作品
中日友好协会与东京大学联合启动“中日青年桥梁”学生交流项目
中日饮食文化展在东京举办,展示两国美食魅力
日本拉面连锁品牌在中国扩张,深化中日美食合作
中日联合推出“丝绸之路”主题日式融合餐厅
日本料理培训项目落户上海,助力中日厨师交流
2025年中日美食节将在北京开幕,促进饮食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