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民间交流 >> 正文
中日友好:理解是友好的前提 交流是理解的前提

记者在日本进行了一次专题采访,对象是1984年日本3000人访华交流团的“老青年”和近年访问过中国的“新青年”,这是一次跨度颇大的采访,也是一次有某种社会学意义的采访,从中可以让人看到日本特定国民人群的“中国视角”的变迁,也可以看出,交流和亲证是认识和理解的前提。 

    几位日本青年在接受采访时都谈到,“眼见为实”,“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反映了日本当代“知中派”的一种基本理念。当年中日之间发生的悲剧,在很大意义上是日本军国主义的特定精神框架造成的,不跳出这一框架,就很难对历史、对客观事实有准确的判断。日本青年以独立之精神,以“自己的眼睛亲眼看中国”,是很有意义的。 

    受访者还谈到,面对面的交流是增进中日理解的有效方式。面对面的交流,往往能让简单的、单向的妖魔化方式失效,减少文化误解,增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度和宽容度,这也是中日建立“战略互惠”关系的一种精神基础。 

    笔者上世纪80年代曾在日本做驻站记者,对日本社会中的友好团体之多印象极深,许多人几乎是以一种宗教式热诚从事日中友好事业,这种情况在世界其他国家是少见的。现在,日本许多老一代友好人士渐渐远去,日本民间青年一代将如何看中国,确实让人关注。 

    理解是友好的前提,交流是理解的前提。一位受访者谈到,老一辈靠勇气和信念为日中关系开辟了道路,现在不应忘记中日友好的起点,重视面对面的交流。今年6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中日青年世代友好联谊晚会时谈到,当年3000名日本青年访华,是中日青年交流史上的一次盛会,20多年来,当年的参加者一直在各自岗位上为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推动中日友好事业发挥着积极作用。这也是对“面对面交流”的一种积极评价。(黄晴) 
 
    人民日报  2007年08月24日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2020年中日青少年科技营在南京开营
继承友好传统、开创中日地方交流新局面
2020年中日青少年科技营在南京开营
中日民间团体携手抵制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教科书
东京汉语角举行第六百次活动“让更多日本民众深入了解中国”
“小大使”互访交流为中日友好注入活力
日本东京汉语角举行第600次活动
2019“中日小大使”活动欢迎会在日举行
外交部:希望大熊猫能更好地发挥中日友好“使者”的作用
讲述中日友好往来故事
中日友好交流故事会在大阪举办
中日友好交流故事会大阪开讲
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在华侨华人专场离任招待会上致辞
汪洋会见日本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代表团
王东峰许勤会见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河野洋平一行
中日5年内将安排3万名青少年交流互访
日中友好会馆在东京举办“关于留学的对话”特别论坛
黄檗文化架构桥梁促中日民间友好交流
中日黄檗文化民间友好交流频繁
中国驻日使馆与日本各界友好人士共度小年
2019年中日友好成人仪式在北京举行
第一届中日友好交流城市青少年足球友谊赛在日举行
中日人士齐聚畅谈日中友好会馆后乐寮前世今生
中日友好“掘井人”冈崎嘉平太展在清华大学开幕
广州封埋“时光容器”纪念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4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