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民间交流 >> 正文
探访河北千童镇:中日友好交流的“活化石”

因为一段历史传说,河北盐山县的千童镇在中日交往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据当地人讲,千童镇,在商、周、战国时期称“饶安邑”,意为“其地丰绕,可以安人”。秦时此地称“千童城”,《元和郡县志》记载“始皇遣徐福将童男女千人入海求蓬莱,置此城以居之,故名。”汉高祖五年(公元前二0二年)于此置县称“千童县”。北魏熙平二年(公元五一七年)于此始置沧州州治。

  相传公元前二0九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勇率数千童男童女及百工巧匠从这里启航,求长生不老之药,漂洋过海,东渡日本,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日本佐贺地区的金立神社员神为徐福,每五年一祭的习俗延续到今。由此,盐山县成为千童城故里,在中日关系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相传,徐福是从千童镇东边无棣沟走向大海的。据史料记载,古时的无棣沟是华北平原上通海的重要水道。唐代诗人刘长卿在此吟诗:“晚来潮风满,处处落帆还。”如今,千童镇东边的无棣沟遗址,已是绿荫遍地,东望目之所及,尽是绿树红瓦。

  陪同我们的向导介绍,在这里,有源于汉代的“千童信子节”,即在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徐福千童出海日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逢甲子年举办一次,每六十年一个轮回。在节日期间,举办各种民间文艺表演,尤其是挑选体强胆大、眉清目秀的童男童女,衣着古装,表演节目以怀念和召唤东渡的亲人。其内容有“天河配”、“吕洞宾戏牡丹”、“功满取经路”、“徐福东渡”等。

  “千童信子节”后来被专家学者称为中日友好交流的“活化石”。

  为何叫“信子”?记者询问千童镇一位老人。“信,就是尊崇;子,就是随徐福出海的童男童女,方圆百里都知道。”老人回答。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子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变化。”千童镇负责人对记者说,“内容上,在突出怀念远去亲人的同时,增加了文化色彩;时间上,也不再局限于甲子年。”中新社记者 鲁达 潘海涛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中日友好:

  • 下一篇中日友好: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2020年中日青少年科技营在南京开营
    继承友好传统、开创中日地方交流新局面
    2020年中日青少年科技营在南京开营
    中日民间团体携手抵制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教科书
    东京汉语角举行第六百次活动“让更多日本民众深入了解中国”
    “小大使”互访交流为中日友好注入活力
    日本东京汉语角举行第600次活动
    2019“中日小大使”活动欢迎会在日举行
    外交部:希望大熊猫能更好地发挥中日友好“使者”的作用
    讲述中日友好往来故事
    中日友好交流故事会在大阪举办
    中日友好交流故事会大阪开讲
    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在华侨华人专场离任招待会上致辞
    汪洋会见日本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代表团
    王东峰许勤会见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河野洋平一行
    中日5年内将安排3万名青少年交流互访
    日中友好会馆在东京举办“关于留学的对话”特别论坛
    黄檗文化架构桥梁促中日民间友好交流
    中日黄檗文化民间友好交流频繁
    中国驻日使馆与日本各界友好人士共度小年
    2019年中日友好成人仪式在北京举行
    第一届中日友好交流城市青少年足球友谊赛在日举行
    中日人士齐聚畅谈日中友好会馆后乐寮前世今生
    中日友好“掘井人”冈崎嘉平太展在清华大学开幕
    广州封埋“时光容器”纪念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4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