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民间交流 >> 正文

架设中日友谊桥梁的千秋功臣——隐元法师

作者:林琦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   更新:2004-10-11 11:20:00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黄檗宗起初叫临济正宗黄檗派,在中国它虽属于临济宗,但却与日本的临济宗不同,为此于明治九年由临济宗独立成为“黄檗宗”。隐元禅师著述“弘戒法仪”,制定“黄檗清规”,丛林规则为之一变,使停滞不前的日本禅宗走向兴盛,隐元被奉为日本禅宗的中兴祖师。 宽文四年(1664年),隐元住持日本黄檗山万福寺三年之后,将法席让给弟子木庵,自己退居松隐堂,时年73岁。退隐后,隐元经常接见参谒者,接受其他寺院的邀请前往讲法,并大量著书立说,出版了《松隐集》、《松隐二集》、《松堂新集》、《松堂续集》、《松隐老人随录》等大量禅学著作,给日本人民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为了表彰隐元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的杰出贡献,宽文十三年(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日本后水尾天皇在他逝世的前一天特赐以“大光普照国师”的尊号,以后历代天皇相继追赠他为“佛慈广鉴国师”、“径山首出国师”、“真空大师”等称号。 宽文十三年(1673年)4月3日,隐元禅师在日本圆寂,时年82岁。

隐元之后,日本万福寺法席至今已传了58代,住持有十几代由中国渡日僧人担任,其佛教仪式、清规戒律仍按隐元制定的成规进行,连念经的发音都带有福州方言味。隐元作为初祖的黄檗宗,成为日本禅宗的一大宗派,最盛时有寺院1100所,33个塔头,僧俗信徒达2500万人,约占全日本人口的1/5。目前,日本黄檗宗所属寺庙达500多座。

 

传播文化 功在千秋

隐元东渡时携带了大量经典、名人书画、书籍和植物种子等。而且,随着黄檗宗的日益兴盛,随他一起传入日本的以寺院建筑为中心的中国建筑技术、建筑形式,音乐特别是福建南音,以及民间医学、福清万福寺的素食烹调、僧人会餐方式等,也在日本流传开来。对于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的建筑与雕塑,日本创建的黄檗山万福寺,其建筑式样和雕刻装饰完全仿照福清祖庭,是典型的明朝福建佛教寺院布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纵列于中轴线上;两侧回廊对称地建着钟楼、鼓楼、伽蓝殿、方丈室等;梁、柱、椽的色彩以艳红为主,间杂青、蓝、黄、白等色,整个寺院金碧辉煌,充满生气(后来的日本禅宗寺院大都模仿万福寺的建筑样式与装饰风格);殿堂内的四大天王、弥勒、韦驮、释迦牟尼等塑像都出自隐元弟子之手,日本的雕刻尤其是佛像的造型,从而具有了福建雕塑艺术的特色。

隐元及其弟子能书善画,他和高徒木庵、即非被尊称为“黄檗三笔”,对日本的书画艺术影响颇大。之前日本的书法多效法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等人,流派单一。隐元将宋代福建蔡襄苍劲雄浑的书法风格介绍过去后,对江户时代(1603—1867年)的书法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流派被称为“黄檗流”。日本黄檗山万福寺有44幅匾额、56幅对联,都是隐元及其高徒木庵、即非等人的手书,十分珍贵。隐元所书“宝殿落成日,坛花出现时”以及“宫殿飞来松隐中,却容卤莽掣颠风,松仙影里呵呵笑,难得西来一老翁”诗句,都被日本政府列为国家重点文物。

隐元赴日时带去了《万历版大藏经》即《径山藏》,经过日本黄檗僧人铁眼道光长达11年的努力,终于雕刻成闻名于世的“黄檗版大藏经”。它的字体、型制基本上与《径山藏》相同,该版《大藏经》共695卷,促进了日本的雕版印刷和佛教的发展。

隐元从福清带去许多菜种,最有名的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隐元豆”。“隐元豆”也叫唐豆、四季豆、三度豆,由于日本的气候温和湿润,很适宜“隐元豆”的生长,特别是像关西那种湿热的地方一年可种三茬,产量又高。直到今天,“隐元豆”还是日本的主要蔬菜;日本人还把隐元禅师圆寂的4月3日命名为“隐元豆日”。另外,用隐元名字命名的食物还有“隐元豆腐”、“隐元菜”。其他传说也是由隐元传入的食物有“黄檗莲”(即莲藕)、西瓜、孟宗竹等。

饮茶习俗也传到了日本,由于随隐元到日本的弟子、工匠、画师中多为闽南人,因此,闽南沏茶方法和中式煎茶习俗也慢慢地从僧侣流传向社会,隐元因此被日本奉为茶道的中兴祖师。

 

中日黄檗 衣带水联

坐落于中国福建省福清市渔溪镇的黄檗山万福寺,既是中国禅宗著名的丛林,又是日本黄檗宗的祖庭,在中日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座千年古刹始建于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由在此修行的正干禅师开创了般若堂,数年后经改建初具禅寺规模,唐德宗赐名“建福禅寺”,俗称“黄檗寺”。其后自唐至元,寺院几经兴废,明时得以重修复兴。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明神宗御赐帛金、紫衣、钵盂等物,赐额“万福禅寺”。明崇祯十年(1637年)隐元住持万福寺后,重修梵宇,扩建钟鼓楼、藏经阁、斋堂、库房、云厨等,寺内僧众过千人,道场兴隆,在佛教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清末以来,万福寺因年久失修,加上水火之难,殿堂损毁殆尽,到解放时仅留下一座法堂。

1983年,万福寺被列为全国重点寺院,佛教界决心予以重修,还其昔日景观。1989年5月,万福寺修建委员会成立并举行了破土动工仪式。

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日本等国的海外人士的捐资,万福寺修建工程圆满竣工,总门、山門殿、天王殿、经幢、大雄宝殿、七宝塔、回向堂、法堂、禅堂等建筑焕然一新,于1997年12月8日举行了落成庆典法会及佛像开眼法要。1979年以来,日本黄檗宗信徒多次组团到福清祖寺拜塔谒祖。1993年7月,日本黄檗宗监寺内藤文雄恭送仿真身木雕隐元禅师像回山供奉。1995年6月20日,由日本信徒捐建的黄檗山万福寺隐元纪念堂落成,标志着中日文化交流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近年来,每逢隐元的诞生纪念日等忌日时,都有大批的日本信徒等组团到黄檗山万福寺和隐元纪念堂来举行祭奠仪式和朝拜。唐代的鉴真和尚虽然是东渡宏法的先驱,但距今业已年代久远。而隐元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贡献和影响,从很多方面来说却一直保持至今,在现代日本的社会生活中还看得见、摸得着,令人感到十分贴近和实在。值此隐元东渡350周年之际,笔者怀着崇敬之情,缀就此文以为纪念。

(作者林琦1998年获日本神户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国厦门大学。)

上一页  [1] [2]  尾页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中日友好:

  • 下一篇中日友好: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国侨办副主任李刚走访神户中华

    华人企业家王波:致力于科技研

    “2016在日中国企业协会-工行

    日本珍品来西安 展示唐代中国风

    “梵音东渡——日本醍醐寺国宝

    福岛工艺品会津本乡烧10月份将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