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日两国民间交流呈异常活跃之态势。5月12日至14日,由日本国宝级演员中村雁次郎领衔的歌舞伎近松座一行人赴北京公演。这是自1979年之后,阔别中国25年的再度亮相,引起各界人士密切关注。5月25日,收纳了99件日本文物的“扶桑之旅——日本文物精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该精品展展出的文物总价4,840万美元,是日本国家级文物首次在中国大规模展出。如此大量的珍贵文物在国外展出,在日本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更锦上添花的是,汇集日本相扑精英的代表团,在相隔31年后,浩浩荡荡重聚北京,一展日本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中日政治关系极度冷却、两国首脑相互访问长时间中断的背景下,日本高级别的文化、体育活动轮番在中国的政治中心北京登场,这种盛况,令人联想起80年代初期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的“蜜月”时期。更需要指出的是:歌舞伎、大相扑,这些都是原汁原味的日本“国粹”,它们代表的不仅仅是日本的传统的文化艺术,在中国人看来,它们更夹杂着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因为这些“国粹”代表着大和民族的精神境界。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歌舞伎要阔别中国四分之一世纪,而大相扑更是远离中国31年了。歌舞伎、大相扑当年造访中国,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中日两国政治关系增光添彩。1973年大相扑中国公演是为庆祝当时中日邦交正常化而举行,周恩来亲自出席观摩,成为两国政治生活的一段佳话。而1979年的日本歌舞伎访问中国,也是为两国签署和平友好条约喝彩助兴。比起流行音乐、漫画、连续剧等,日本这些“国粹”的登陆北京,其象征意义实在是令人遐想翩翩。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些“国粹”级民间交流的背后,透射出的是两国官方的相关意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历来是民间和官方两条腿走路,确切地说是半官半民,以民促官。胡锦涛日前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50周年庆祝大会上对民间外交高度赞赏。他说:“发展民间外交,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有利于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为国家关系的发展奠定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周恩来外交的思路就是采取民间先行、半官半民,逐步突破反华包围圈,最终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如今,周恩来遗留下来的对日外交资源,已随着友好人士的年迈或过世而逐渐丧失,但周恩来的外交思路,价值犹在。在目前中日关系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前提下,中国领导人承继周恩来外交的传统,提升民间交流高度,促进两国国民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通过放宽民间交流尺度,引入日本“国粹”级节目,传递中国人民善意的呼请。 歌舞伎、大相扑、日本文物精品展,中日民间交流闪烁着“新亮点”。这些“新亮点”是否意味着中国对日外交将有新动作或新突破,还有待时间检验。但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面对中国方面的积极姿态,日本方面也相当默契。派往中国的歌舞伎是一流的,大相扑是一流的,文物展更是超一流的。近日,日本又决定自今年夏天起,对中国赴日本修学旅行的中小学生实行免签证。日本刚刚在今年4月份决定免除中国赴日修学旅行学生的签证手续费,如今又迅速推出这台政策,这固然有日本政府推动“观光立国”的政策要素,但也从中透射出日本回应中国善意呼请、积极推动中日两国青少年民间友好交流的内在动机。 最近中日民间文化交流的盛况是“不同寻常”的——它带给我们希望和信心。民间的活跃交流,必将给两国的关系注入新鲜的活力。 |
中日民间交流闪烁“新亮点”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年会:中日学者聚焦半个世纪以来的“紧密合作”
中国福建黄檗山万福寺致贺日本京都黄檗山万福寺开山360周年
中日大学生“云对话” 探讨两国青年婚姻观
中日合拍片《又见奈良》聚焦日本遗孤
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将于“十四五”开建
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将于“十四五”开建
青春接力、共续友谊 中日大学生接力问答活动在线举行
北京打造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 将建全球日加氢量最大示范站
中日官方举行视频会议 持续推动知识产权合作
中日(成都)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挂牌成立 聚焦文化创意产业
“中日隔海望,毗鄰知己共礼尚” 北京月坛中学校友向日本友校捐赠爱心口罩
中日创意设计学术交流季在津京两地举行
第一届中日青少年校园足球高峰论坛在东京举行
“北京之夜”璀璨东京
中日陶瓷文化交流暨名家精品展在东京举行
中日专家聚焦政治经济学发展与创新
中日共同制作《印象长崎》摄影集捐赠仪式在长崎举行
第21届中日住宅建筑交流会在重庆开幕
保护“母亲湖”——中日专家共商水资源科研国际合作
中日专家举行研讨为两国经贸合作发展建言献策
中日养老服务业合作论坛举行
《中日黄檗山志五本合刊》出版 共述两国黄檗文化历史渊源
中日集成电路产业交流会在日举办 共同推广“中国芯”
“感知北京”精彩亮相日本东京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