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其他 >> 正文
拍摄《南京抗疫现场》的竹内亮 这次来“投桃报李”了



关于《南京抗疫现场》


日记式短纪录片记录中国抗疫决心


2月中旬,竹内亮和家人从日本回到南京后被隔离。对于严格的隔离措施,竹内亮起初并不理解,认为“太过夸张”。而南京抗疫的结果,是850万人口的南京没有出现一例感染新冠病毒而死亡的病例,93名确诊人员在3月全部康复出院,这让他感佩至极。竹内亮表示,中国政府的决断力和执行力、中国民众在疫情面前表现出的团结互助让他非常感动。


竹内亮当时在微博上不止一次呼吁,日本的防疫措施远远不够,希望日本民众能够重视此次疫情。相比内心的波澜起伏,《南京抗疫现场》却显得十分“淡然”。“我只想真实地记录我看到的内容,并不想说教。希望大家能够有自己的思考。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同,南京的对策不代表放在其他国家依然适用,只是提供一个参考。”



《南京抗疫现场》画面截图


或许正是因为真实和客观,该纪录片在播出后迅速登上日本雅虎头条,日本多个电视台和媒体纷纷报道。英文版播出后,韩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的电视台也纷纷联系竹内亮要求转播。4月,竹内亮团队又制作推出了《南京抗疫现场第二部》,直击奋斗在医院、隔离酒店、超市这些抗疫一线的人们。视频推出后在日本再次受到关注,很多人联系竹内亮说,“羡慕南京人”“比日本电视台的报道客观很多”。


日前,南京市档案馆将《南京抗疫现场》系列纪录片的相关影像资料永久保存。


采访中,竹内亮特别提到了疫情期间中国媒体发挥的正向作用。他认为,中国媒体对奋斗在一线的人们进行了很多报道,他们努力的样子因此被更多人看到。医护人员、警察、志愿者……正是这种正能量的传递,让中国民众在疫情面前更加团结自律,努力配合防疫,不愿辜负所有人的努力。而日本媒体更多的是负面的导向,“不满于日本政府的防疫政策”“民众并不配合防疫措施”等等。“希望日本媒体能够更多地聚焦这些努力的平凡人。因为团结是唯一能够战胜病毒的办法”,竹内亮说。


后记


“住在这里的理由”


竹内亮被一些中国网友熟知,是因为纪录片《我住在这里的理由》。截至3月19日,这部豆瓣评分高达9.3的纪录片已经制作发布了200集。“熊猫的报恩”团队中,也有一些《我住在这里的理由》的主人公。


竹内亮说,曾经因为想拍摄南京而住在这里,而现在,家人、朋友、同事,都是他住在这里的理由。他“庆幸”33岁时才来到中国,因为这之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日本思维方式,对日本人的想法也能够充分理解。不然,他会担心自己因为“太喜欢中国”,而在视频中过于“偏私中国”,从而失了客观。他说,相信自己能够站在相当中立的立场上,继续拍摄、纪录中国。


上一页  [1] [2]  尾页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进博会四年铁粉 北海道食品走向中国各地
富士胶片(中国)总裁田中健一:深耕中国市场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
中日诗歌爱好者“云上”以诗会友共话友谊
13年前,迎娶日本市长女儿的河南农村小伙,如今怎样了?
几十万日本女孩涌入中国,她们表面上是来旅游,如今真实目的揭开
“中国陕西皮影艺术展”在东京开幕
在华日本人:是什么让我们选择留在了中国
近年来中国藏学研究实现了质的飞跃——访日本藏文化研究专家田中公明
中日高层次科学家研讨交流活动举办
福原爱在日本名古屋参加“乒乓外交”50周年纪念活动
中国驻大阪总领馆举办“巡礼世界茶文化”在线交流活动
鸠山由纪夫对话程永华:中共百年伟大历程应当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高评价
第二季“日资企业福建行”系列活动举办
“辽宁省中日友好协会第二届会员大会暨辽宁省对日民间交流大会”在沈阳召开
为滋贺“代言”的日本公务员荻野大:新时代日中人文交流应“从心开始”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举办“疫情背景下的中日韩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线上研讨会
40名中日青少年共同参与“中日学生津城友好行”活动
第2届全日本大学生中文演讲比赛暨第20届“汉语桥”日本赛区决赛在线上举行
“追寻美好生活”中国脱贫成就展在日本东京开幕
中国驻日本大使孔铉佑参访早稻田大学
南昌日本经济交流会举行 共话“后疫情时代”经贸合作
“云端”相聚谋发展 中日陶瓷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召开
再传喜讯!旅日大熊猫“真真”诞下双胞胎
旅日大熊猫“永明”喜获父亲节礼物 已有16个“孩子”
“中华源·河南故事”系列丛书“云赠”日本大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