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其他 >> 正文
奈良唐招提寺——中日文明交流史上的浓墨重彩

新华社东京5月17日电(记者杨汀 姜俏梅 沈红辉)草如碧丝,桑低绿枝。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又迎来新的一天。


“天暖和起来了,参观者会越来越多,得好好打扫一下。”唐招提寺第88代住持西山明彦指着两旁草地和青苔上的落叶说。


唐招提寺由唐代高僧鉴真创建。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是中日文明交流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被认为是中日文明交流中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事件。


“可以说,鉴真带来了中国唐代的高水平文明,在其影响下,日本文明水平大幅提升。”西山明彦说。


新绿丛生的季节里,鉴真墓院落里松柏成荫,青苔苍翠。西山明彦对记者说,鉴真墓原本只有墓塔,八角墓园和墓前的长明石灯笼都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以后,在1980年到1981年间两国共同修建的。“墓园的青石是从中国运来,参照中国墓的习俗,建成八角形。”


开山堂里收藏着鉴真的坐像。堂院前一方石碑上,有日本著名文学家松尾芭蕉题写的俳句。1980年和2010年,鉴真像曾两度回扬州故乡“省亲”。“我们每年都到鉴真故乡扬州的大明寺去交流,对方也经常过来。”


西山明彦说:“日本通过与中国的文化交流,获得了很多新文化。我认为,日本和中国,以及日中文化交流今后要扮演的角色,是再回顾文明传播轨迹的同时,致力于推动亚洲和平发展,可以归纳为‘协’‘和’二字,即‘协调’‘和平’。”


前日本文化厅长官近藤诚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起鉴真东渡与空海等日本遣唐僧、遣唐使,话语间充满情感。“很多日本人希望去看看西安,看看青龙寺等日中文明交流的古迹。日中文明交流的历史比鉴真东渡和遣唐使还要悠久,是亚洲文明交流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藤诚一说:“亚洲文明有共通性,也有独特性,期待亚洲文明对话在尊重各自独特性的同时,对互相影响、互相学习的共通性加以重视。”


近藤诚一认为,文明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文化交流的重大意义在于,各国通过文化来认识彼此的共通点和差异,这不仅是求同存异,还会就共通点再进一步深挖,以及从差异中互相学习。这一点在中日韩三国的交流中非常明显。


近藤诚一说,亚洲文明的特质之一是亚洲对自然的思考方式,应该进一步发挥这种思维方式的优势,贡献于人类文明发展。当前,在环境等方面,亚洲道法自然的思维尤其重要。“亚洲应该怀着这种意识去与世界交流,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疫情下闽日友城交流不断续佳话
桂林栖霞禅寺向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捐赠防护口罩
娄勤俭圆满结束对日本的访问
绿川英子:“要做中日两国人民的女儿”
印刷发行人民日报38年 秋冈家荣为中日友谊架起一座金桥
国家日历:鉴真大师坐像从日本回国巡展
日本唐招提寺将向扬州大明寺赠送汉诗刺绣袈裟
1980年,她陪熊猫首次出访日本  
歌剧《鉴真东渡》国内首演 讲述中日文化交流往事
中国鉴真大师新像供于日本寺庙 与复制品"对面"
新“鉴真”顺利抵达日本奈良 与唐招提寺鉴真像“会面”
我国对外友好城市达2209对 日本美国韩国居前三
日本出土中国宋代瓦片 见证两国古代交流史
日本遗孤来华感念中国父母养育恩 九十岁老人李淑兰遗憾未见到女儿
日本“马可·波罗”的丝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