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26日电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站消息,至少,在日本的江户时代,也就是几乎与中国清代相同的时代,日本的寺院里面都有“寺子屋”,也就是教孩子们读书的地方。相比之下,那时,清代的寺院大多不具备这种教育功能,要读书的孩子,是需要进“私塾”的。前者,是不要学费的;后者,是要交纳“束修”的。前者,实行的是普及教育、庶民教育、快乐教育;后者,实行的是少数教育、精英教育、戒尺教育。每念及此,总有一种心痛,因为中日两国后来的教育水平之差,是与此有关的。
不过,当记者伫立在日本长崎“孔庙”的一幅老照片的面前时,才想到中国的“孔庙”也曾发挥过“学堂”的功能。引领记者参观的中国驻长崎总领事李文亮指点着照片娓娓道来:1893年,中国清朝光绪十九年,日本明治二十六年,在清政府驻长崎总领事张桐华的呼吁下,特别是在得到清政府资金的援助后,长崎华侨华人重新修建了“孔庙”——这是日本现存十四所“孔庙”中唯一一所由华侨华人兴建的“孔庙”。1905年,中国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日本明治三十八年,在清政府驻长崎第七任总领事卞綍昌的呼吁下,清政府再次出资,总领事本人也亲自捐款,再加上华侨华人的踊跃捐助,“孔庙”内修建起日本九州地区唯一一所华人学校——“长崎华侨时中小学校”。说到这里,李文亮总领事指着老照片上的清朝总领事幽默地说:“我现在的职位就相当于他当年的职位”。接着,他指着照片上的孩子意味深长地说:“当初,他们就在这里接受祖国的母语教育。”
人们常说,华团、华媒、华校,是海外华侨发展史上的“三大法宝”。依记者看来,前两者伴随着时代与政权的更迭,总会有种种不同的变化,乃至被排斥、被遗忘,惟有华校,才是永恒的,那种教育结果的穿透力至今仍然发挥着作用。
记者了解到,这所华校的“时中”二字,取自中国古典“四书”之一《中庸》里面“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显然是希望华侨子弟能够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用今天的语言讲,就是希望这些孩子们未来能够成为中日交流的桥梁。
或许因为奉行这样的教育理念,“长崎华侨时中小学校”很快得到长崎县政府的认可,成为当地一所“私立小学”,至今已经拥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当年,开学的时候,有男生47人、女生13人。到1919年,这里的学生达到200人左右。
祖国强,华侨兴。祖国衰,华侨弱。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后,大批华侨回国,“长崎华侨时中小学校”的学生激减到60人左右。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以后,学生的人数才逐渐增加。
进入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华侨华人融入长崎主流社会,他们的子女纷纷进入日本人学校读书,“长崎华侨时中小学校”的学生再次减少。到1988年,这所学校送出了最后两名毕业生。但是,如果仔细计算的话,这所学校从建校至此,一共送出2000多名毕业生。
1989年,顺应时代的变化,“长崎华侨时中小学校”改名为“长崎时中语学院”。该院院长郭定仪告诉记者,现在,每逢周末,这里有20多名华侨华人子女来补习中文,同时还有不少日本人在这里参加入门、中级、高级中文班。长崎地方中国留学人员友好联谊会(学友会)会长等在这里担任教师。
恰逢春节,记者没有能够看到“长崎时中语学院”学习的风景。在心存遗憾的同时,百年华校的变迁史仿佛又在给我们讲述了一种落地生根的不屈精神。
中国驻长崎总领事李文亮则表示,“这里,今天终于实现了中国人与日本人一起学习中文的梦想。今后,我们还要动员方方面面,加大对长崎地区华文教育的投入。”(蒋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