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民间交流 >> 正文
中国茶文化赴日考察团成员感悟日本茶文化

西湖龙井资讯平台5月8日讯:由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主办的2012中国茶文化赴日考察代表团于4月15日至21日对日本的茶叶、茶器、茶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日本在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发展给代表团成员留下深刻印象,并令大家大受启发。现摘录部分成员考察感悟,以飨读者。

  各位成员因茶结缘,又因茶共赴日本。樱花树林,是一团粉色的梦;茶艺雅室,有一潭静谧的湖;日本的大街小巷则是一方温柔的手帕。千万般眷恋这朵不胜凉风的娇羞水莲,怎奈何挥一挥手,留下一句“沙扬娜拉”。

    日本茶业管理与经营带来的启示

    中国茶文化赴日考察代表团团长、北京马连道茶城副总经理 周文宝

  这次我参加了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组织的第二届赴日考察活动,无论在茶园管理、市场管理还是茶文化推广上都可以说是收获颇多,日本在茶业管理和经营上十分值得我国茶业管理人员借鉴、学习。

  首先说一下茶园的管理。日本茶园采用公园式管理,每一个到茶园的游客都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最近,中国茶行业最火的新闻莫过于茶叶农残超标事件,政府在媒体上声明符合国标就是安全的,但我觉得还不够,作为管理人员,必须学习改进,让农残少之又少。这次去日本,我看到日本施肥无论在方式还是在用量上较中国来说科学很多。我认为,今后的赴日考察可以组织各地有代表性的茶农们去参加,这样的收获会更大。

  第二,在市场管理方面我们应当学习日本。在价格上,高价茶是茶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是高有所值我们还可以接受,如果是成本200元的茶却叫价2000元那就难以接受了。日本在市场管理方面采用明码标价原则,同款茶保证在市场上是同样的价格;在包装上,日本不存在过度包装的问题,没有散装茶,并且日本茶叶只在超市和专卖店里出售。

  第三,茶道起于中国却在日本兴盛,为什么人们对茶道的第一反应会是日本?这次去了日本观看了真正的日本茶道感触很深,我认为,日本茶道已上升到精神层面,或者说一种境界。他们将茶道融入到平时喝茶中,不像是一种表演。而中国茶道却更像是花架子。

  第四,日本在茶叶衍生品的开发上值得我们借鉴。都说20世纪是碳酸饮料的世纪,而21世纪是茶的世纪,这也许要归结为人们重视自身健康的原因。日本很注重茶叶中最重要的元素——茶多酚,日本将茶叶制成方便携带并营养丰富的抹茶粉,这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除抹茶粉外,还有茶点、茶香皂,品种很多。

    认真的日本

    山西省大同市泓瑞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静

  俗话说三月烟雨下江南,我们却四月晴朗赴日本。日本茶道世界闻名,做茶多年终未能亲身体验,难得应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邀请,这一路短短数日,却着实感触良多,在此浅谈己见。

  印象之一,礼。若问感触最深的地方,定是日本的礼节。每到一处住宿、吃饭或参观,无数次的鞠躬就不必多言了,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脸上所挂着的微笑,这是我们企业在员工培训三到五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都不一定能达到的效果。一次从一个饭店出来,我们乘坐的大巴被堵在路口,来回折腾了20多分钟,饭店的老板娘就站在门口一直向我们挥手、鞠躬、微笑,直到我们走出路口。他们的毅力和一丝不苟当真令人钦佩。

  印象之二,洁。从前女儿在外留学时,我也曾去过不少国家,日本的环境卫生应该是世界前列的。比如他们的公共厕所都干净得没有死角。不由得让我想起自己的企业,我们的公共卫生,往往要通过各种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检查机制,才能保持洁净,而这里的公共环境,更多的是每一位普通百姓共同维护的结果。

  印象之三,道。当茶谈及“道”时,往往说的是种境界,是种更趋近内心深处的感知与茶结合的表现。在观赏里千家茶事时,当初对“茶道”的感受产生许多共鸣。日本茶艺师的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和气定神闲,都好似一种与生俱来的特性,真的可以在品茶的同时凝神修心。但有些茶人的“茶艺表演”却仅限于表演,就是兰花指翘到天上,心中没有静怡祥和,也不会让人感到茶之优雅。

  在写这文章前,我已经在企业的例会上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见闻。这几点印象不仅仅是我的感慨,更重要的是我的期望,对自己企业发展的期望,对自己做茶精进的期望,对中国茶行业未来的期望。中国人是谦和而自省的,取长补短才是我们此行的目的。

    中国茶文化闪耀日本

    湖南省茶业协会副秘书长 黄德开

  每年4月,是日本樱花盛开、茶叶飘香的美好季节。由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主办的第二期中国茶文化赴日交流考察团一行19人对日本进行了考察交流,笔者有幸随团参观考察,印象颇深。

  4月17日,是我最难忘的一天,我们参观了静冈金谷町茶之乡博物馆。金谷町是日本著名的茶叶生产地,日本国立以及静冈县茶叶试验场就设在这里,是日本茶叶生产、科研的中心,茶的历史文化沉积很深。这个博物馆规模大、设施新,展示内容丰富,展示手段新颖。

  中国茶的历史文化在茶之乡博物馆的展示非常突出。在世界六大茶类展示中首先展示了来自30个国家的90种不同的茶叶,安化黑茶的千两茶作为黑茶类代表最为醒目耀眼。沿着茶之乡推荐的路径走,你会发现有一间展区里重现了上海著名的湖心亭茶楼,洋溢着中国帝国时代的浓浓雅致氛围。在尼泊尔展示区看到了一个让人一目了然的典型西藏房屋,里面展示的是中国砖茶产品及砖茶的熬制工具。在一层茶产品展示厅,陈列的湖南省白沙溪茶厂生产的安化千两茶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茶,讲解员在介绍安化黑茶历史文化和特色时,让代表团成员中的黑茶爱好者感到格外亲切和自豪。

  同时,在日本京都高台寺、里千家茶道资料馆、清水烧团地、福寿园宇治茶果子工房、常滑烧株式会社、陶瓷器散步道士管坡、民俗资料馆、爱知县常滑市立陶艺研究所、陶瓷会馆和静冈茶叶研究所等地兴旺的茶产业和丰富的茶文化,也都充分体现了日本对茶业的重视。

  日本国民对茶叶的保健功能、茶史和茶文化与中国有许多共同的认识,与中国茶相似之处很多,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也有很多。

    茶语花香日本行

    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记者 张翔

  茶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为此,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精心策划并成功组织了中国茶文化代表团赴日考察交流活动,目前活动已经举办了两期,广受支持与好评,我们甚是欣慰。在此,我补充些团员们没谈到的心得,与大家共享。

  据传,日本最澄禅师和空海禅师于唐代到中国民间交流,回国时将茶种和制茶工具带回日本,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茶叶产业。日本茶给人的最初印象是抹茶,其实抹茶以外的品类也有不少。从茶园种植角度可分为遮光培育和露天培育两方面:遮光培育是指在采茶的20天前,遮蔽日光,这一流程适用于制作玉露和抹茶;露天培育指无遮蔽,充分沐浴阳光,这一流程适用于制作煎茶和番茶,其中番茶又可分为焙茶、玄米茶、柳茶等。由于各地栽种的方法和制茶发酵的差异,产生了各式各样的茶品。狭长的日本列岛自北向南有着分明的四季,诸多的茶场也因气候各异形成独特的茶性。

  至于对日本印象,我觉得有三点:其一,干净、文明、节俭,路面整洁,无随地扔垃圾现象,且自动售货机随处可见;其二,国人更信赖本国的商品,同等级别的商品日本原产的比进口的贵,是由地价、工资、做工精细决定;其三,勤劳的生意人很多,在日本随处可见。

  作为唯一亲历两期活动的见证者,我感到这样的考察交流活动多多益善,正是通过这一平台,我们带去了真诚、和谐与友谊,收获了理解、默契和响应,我们的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让我们共同携手,共同见证:中国茶,全球通!

    深加工亟待中国学习

    北京天月盛世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晓毅

  考察交流增强友谊往来。本次中国茶文化代表团赴日考察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是行业内关注度和认可度较高的组织活动。考察行程跨度大,覆盖面广,内容形式多样,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日本茶文化。有在日本知名企业里千家、宇治园的研讨,有考察日本最大茶园静冈茶园的茶园种植、管理、茶机械和茶加工,还有日本知名茶具代表常滑烧、清水烧团地的参观交流等等。活动中见识了日本茶产业发展状况,参与了茶考察交流研讨,并结识了不少行业内的朋友。不仅全面了解到日本茶文化的各方面情况,更增进了双方的友谊,增多了往来合作的机会。

  文化传播促进茶业发展。中国的茶与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最为深刻,尤其是对日本茶道的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渊源关系。目前,关于茶文化、茶知识的传播在日本随处可见,正是这种无所不在的茶文化传播才使得日本的上古茶文化得以原汁原味地传承下来。但在中国,在茶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进一步加深、加强。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茶文化、茶知识的传播,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茶业健康有序发展,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茶品研发推动产业升级。在日本,茶叶本身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饮品,以茶叶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包括茶叶饼干、冰激凌、糕点、洗手液、饮料、卷烟、工艺品、茶香皂、茶沐浴露、抹茶香肠、茶腌菜等等,这些中国人几乎很少见到的涉茶产品,却早已是日本人耳熟能详的日常用品。虽然日本茶叶年产量仅9万吨左右,但茶产品人均年消费量却约为1500克,是中国的4倍。茶在中国还只是个低产值的饮品,因此,只有科技创新才可提升中国茶叶产品在国际市场以初级原料性产品为主的低附加值形象,推动中国茶产业跨越式发展,更可以实现我国茶农经济收入的高增长。

    感动“和静清寂”

    北京圣仙亭茶院总经理 吕芳

  2012年4月15日至21日,由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组织的第二期中国茶文化代表团赴日进行7天的茶文化、产业考察与交流。我们先后参观了京都的高台寺、里千家茶道资料馆、宇治园茶企业等很多地方。

  谈到这次的考察印象,首先我想说这是一个安静和谐的国家。从下飞机开始我就被一种井然有序的氛围所感染,每一处大街小巷都像是被大雨所洗过一样的整洁干净,城市中人们清清静静地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认真规矩地做着属于自己的工作。7天当中我没有见过日本人大声喧哗和争吵过,因为内心强大的人,不需要向别人去证明自己,当我置身于这个国家我才真正感受到了日本人民内心的强大与承受能力。

  同时这还是一个热情敬业、服务至上的民族。日本人注重礼节,工作很拼命,服务质量向来以细腻周到著称,这一点无论是在普通小店还是服务行业都会很明显地体会到。只要你需要帮助,工作人员就会耐心地想办法了解你的需求,直到你满意为止。有一次我们一直坐在车上等一位队员,这一等十几分钟过去了,老板和服务员一直顶着太阳站在大巴车前陪着我们等,直到目送我们离开,这让车上所有的团友们为之感动与敬佩。

  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提出“和、敬、清、寂”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要求人们通过在茶室中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芥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国内很多茶馆都挂着这样的标语,但是能做到的又有多少?这与茶艺表演的花样无关,与茶叶品种的多少无关,与店内的装修设计依旧无关,真正相关的是我们这些做茶人的茶人精神,那才是支持茶馆一直走下去的原动力啊!

    严谨的岛国·樱花的情结

    福建省闽星集团汇全茶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苏雪健

  此番赴日考察交流让我感触颇深,在感谢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提供机会之余,本人愿在此分享体会。

  先说说宇治园,这是日本最大的茶业公司之一,在京都商业街上看到有两家专卖店。这是我们在7天的行程中所看到的仅有的两家茶产品、用品专营店。不大的店门里摆了一台高高的茶叶烘焙机,旋转的烤茶筒里散发出浓浓的茶香,吸引着顾客,也让店里的客人笼罩在清新的天然茶香之中,顿时神清气爽,进入轻松购物的氛围。

  日本人在茶产业上给我的印象是严谨精致而简单,职业素养良好。比如茶,他们先定位于绿茶,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再如常滑烧的侧把壶,所见只有一种款式,尽管泥料、工艺、创意上变化种种,但侧把壶的款式不变。这便是日本人的做事风格,即在守住基本规矩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另一个深刻体会是日本人较实在,茶壶和茶碗从几千日元到几百万日元都有,但你能感觉到价格合理实在,一分钱一分货,普通及中档茶壶比国内要便宜实惠得多了。

  樱花永远是日本主题,在茶叶包装、茶具、茶服、茶展馆建筑上处处可见,但是表达樱花繁盛热闹情景的很少,反而大多是飘飞、零落、无依、悲怆的意境,我想这与日本人内敛自持的性格与岛国的心态都有关吧。这次在大坂、京都、富士山下和皇居前,都见到了樱花最后盛放的美景,尤其难得。据说因为今年气候反常,节气晚了近10天,否则樱花盛放只有一周时间,通常在一周前就“樱花零落尽,入目叶青春”了。

  很庆幸有运气一睹樱花美颜,同时也衷心期待下一次与这清净安详的小国再会。

    赴日考察后的比较与思考

    北京艺鸿斋茶庄总经理 陈艺鸿

  说起这一趟与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携手赴日考察,本人感触良多。由于两国比邻的关系,日本的建筑格局和中国的大部分城市差不多,然而差异依旧存在。日本人之间主动点头问好,任何事情一开口先说“打扰了”,然后才是下面要说的事情。而且这种谦和体现在交通中,7天里没有一起交通事故,没有严重拥堵的现象。在任何公共场合,也没有发现人为地把垃圾扔在垃圾桶以外的地方。

  日本的气候和中国的一些海边城市类似,但差别在于:他们的生鱼片可以放心地生吃,他们的海边没有见到人留下的垃圾。我们的皮鞋一礼拜都不用擦,而司机一停车就不断地擦他所负责的车辆,自觉清理车上的垃圾。而且接站准时,说好在哪一站接头,一分钟也不会迟到。那里的导游也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尽职,为旅客服务到嗓子沙哑。

  还有日本的餐饮,其实和中国的日本料理店也无太大区别,但态度却大不相同。当他们上错了酒水会马上道歉,即使酒水被我们喝过了,他们也会及时撤下,不一会儿送上好吃的小点心,表示真诚的歉意。

  此次归来,让我对祖国和茶业思考很多。我开始担忧我们的国民何时能够意识到要保护环境最起码要从不乱扔垃圾开始做起?担忧以礼仪之邦而闻名世界的我们,如何能把礼仪落实到每一个国人身上?还有我们的茶业,我国的茶叶种类堪称世界第一多,但是由于卫生质量问题,给出口贸易带来了一些麻烦;还有茶叶店的服务态度,如果也能像日本这样恭谦有礼、热忱积极,恐怕早就好评如潮了!

  回到中国,关起门来自省:现在真的是时候去振兴我们中国历史悠久的茶行业了。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20岁日本小伙儿盲人社区献爱心说相声
留学生与日本小学生展开了有趣的绘画交流活动
日本法政大学教授访问福州大学
日本桐荫横滨大学铃及名古屋大学教授访问福大
日本大学生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60余部中国绘本亮相日本美术馆
日本藏家30多年收藏巴比松派画作 寻中国藏家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即将访华
日本东京武扬堂株式会社访问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
日本医学博士应邀来淄川区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华人艺术家耿忠与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同台出演剧中角色
日本道化剧团携最新剧目亮相第二届中国儿童戏剧节
日本旭硝子访问中国职业装产业协会
日本关西经济界代表团来华访问交流 传递环保新技术
日本吉他大师铃木严现场指导青少年吉他爱好者
日本侨报社在日本全国举办中日关系图书展
日本民间书法团体到中国交流
日本书法团体拜谒书圣王羲之墓地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代表团抵达东京对日本进行访问交流
中日友好犬山赏樱游
日本新潟华侨华人总会开办中文教室传播中华文化
日本冲绳福建籍侨胞举办"饺子大联欢"庆中日友好
中国老医生受邀赴日考察 感慨日本医疗服务理念应推广
日本广岛县华侨华人总会会长推广中国古镇
著名女画家李澜将在日本举行“宫廷余韵”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