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特别严肃认真的岸明和年轻人在一起时也有“活泼可爱”的一面
■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
55岁的日本工程师岸明成为北京首批“洋劳模”中的一员———
随着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到来,5年评选一次的“北京劳模”名单也于日前揭晓。在最新一批的“北京劳模”中,第一次出现了外国人的面孔;来自外地的劳动者在劳模中的比例也有大幅提升;新兴产业的从业人员也进入了劳模的名单;来自于各行各业的“80后”正在逐渐成为劳模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报推出系列特刊向读者介绍来自于国外和外地的“北京劳模”新成员、劳模中新兴行业中的代表以及“80后”新一代劳动者的风采。在北京这个逐渐走向“世界城市”的都市,来自世界各地、五湖四海,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层次的劳动者用他们的故事诠释着这个城市的包容和开放。
5年评选一次的“北京劳模”中,首次出现了两个“新面孔”——两位外籍劳模,55岁的日本人岸明就是其中一位。这位高级工程师5年前来到北京定居开始了他的“北漂生活”,在位于亦庄的泰德制药公司任顾问。这位来自异国的劳模,放弃了在日本企业的管理职位,而把第二次创业放在了中国,“在中国我能够实现自己的一个理想——做一名搞技术的工程师”。
■技术成为桥梁
与年轻人打成一片
在岸明的办公室外,同事们把关于他的报道贴在了墙上,旁边还有一张纸,那是岸明贴的,上面是他获得“劳模”的称号后,用中文写的一篇短文《问候》,其中有这样几句:“在工作的时候,我始终有两点铭记在心,第一点是不光要考虑目前的事情,也要考虑将来的事情。第二点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而且不断地加以完善。这不止是工作,人生也一样。我以后也要以向前的态度,培养年轻的员工。”
同事和岸明交流的时候,他总是用着“风搅雪”的语言——日语混着中文,不时地用笔在一张白纸上写着中文词汇或者画些线条。
“岸明老师是一个特别认真的人,这是他的特点,”同事郁亮说,“他总担心自己的中文不好,所以就用纸笔作辅助,并且总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
在郁亮看来,只要提到技术,岸明便非常严肃。不过工作之外的岸明却是另一个样子,他和年轻的同事们一起打乒乓球,一起去KTV,一起喝酒。“他特别活泼,根本不像那么大岁数的。”郁亮说,岸明是一个可爱的日本老头,更多的年轻人叫他老岸。
■第一次来北京
为工作和同行争论
1994年岸明第一次来北京。岸明说,大家对他这个外国专家非常尊重也非常倚靠。不过在工作的时候,较真的岸明却和北京的同行们时常发生一些小的争执。
“‘面子’,他们都很讲‘面子’。”岸明说的是日语,“面子”这个词却是中文发音。岸明说,当时看到北京的同行工作上总是来回走冤枉路,他提出意见时,对方有时会因为“面子”过不去而发生争论。最终,双方都会根据实际情况来作出正确的判断。
“真理,我相信的是真理”,岸明用中文强调了“真理”二字。不过,那时的北京也给他带来了生活上的不便,例如由于冰箱很少,想喝冰镇啤酒只能去大饭店;天太晚时,找不到快餐店……
■为了来北京工作
全家动员说服妻子
从1994年到2004年的10年间,岸明共来北京出差15次,也目睹了北京的变化:从四环发展到了六环;曾经最高的京广中心湮没在新建的楼群之中……2005年,一个决定在岸明的心中产生了。
2005年5月份,他离开日本只身来到了北京。不过,其间他也遇到了小麻烦。“我老婆不同意我来中国,她觉得我岁数大了,担心我的身体。”
岸明说,自己的儿子和亲戚中大部分人都支持他,于是他便找来一些亲戚开始轮番劝说妻子,最终在日本也有工作的妻子被他说服了。
现在岸明住在三元桥附近,他喜欢吃中餐,特别是麻婆豆腐。他自学了两年中文,不过用他的话说,自己只有在喝多了的时候才敢说中文。
■文/本报记者 满羿
对 话
“留在中国更有意义”
外国人成为“北京劳模”,这对于北京来说是第一次。而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表彰,作为日本专家的岸明先生有何感受,他的生活是否有所改变,五一国际劳动节前,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当选为“劳模”的,感受如何?
岸明:4月16日,经济开发区的领导通知我,我才知道的。今年2月份,公司讨论申请时,我才知道“劳模”这个词。我特意上网查了一下“劳模”的定义,觉得“劳模”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人,而我自己就是一个工程师和普通人。
记者:日本是否过“五一”,有没有类似“劳模”这样的表彰?
岸明:日本主要是在企业里搞一些庆祝“五一”的活动。在日本有分行业的表彰,都是对一些在行业内部工作二三十年的,有突出贡献的资深从业者进行表彰。所以,在中国,看到有特别年轻的人就做了“劳模”,觉得很了不起,那么年轻就做了那么多贡献。
记者:听说很多记者都来采访您,您是否适应这样的“劳模”生活?
岸明:4月16日,开发区的领导对我说,作为第一次有外国人当“劳模”,肯定会有人采访的。我当时想可能确实会有人来,但没想到会有那么多媒体来采访。看来“劳模”在中国的地位很高,我对这个词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记者:您现在55岁了,您会一直留在中国吗?
岸明:我在日本37岁当上了企业主管,43岁当上经理。就日本人而言,在45岁以后就要为自己工作了。而我喜欢中国,这里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来北京时50岁,当时还有10年的时间为自己工作。我想长期留在中国,职业生涯的最后10年在中国度过比在日本更有意义。
■文/本报记者 满羿
声 音
让劳动者在“第二故乡”感受到被尊重
这次的劳模评选中,共推荐评选出123名非京籍劳动者和两名外籍劳动者作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非京籍人士逐步发展成为首都劳动者的新力量,是这次劳模评选的一大亮点。
首都作为一个有1755万常住人口的大都市,包含了各层次、各阶层的劳动者。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劳动者就业方式的多元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大量非京籍人士来到北京,为首都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逐步成为首都建设的新力量,这一群体中的优秀代表自然会在劳模评选中涌现出来。
他们有的来自异国他乡、有的远离家乡,当选劳模体现了他们的劳动得到“第二故乡”的认可,反映了政府对这一群体的重视和关怀,也体现了一个城市对劳动的尊重和对劳动者的一视同仁。非京籍人士当选劳模,一方面反映出北京劳动者结构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北京的包容度和开放性。
时代发展到今天,劳模的评选范围,应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计划经济的传统色彩,面向全体劳动者评选优秀的先进人物。评选劳模只有一个标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符合文件规定的非京籍劳动者都可以参评“北京市劳动模范”,外来务工人员、外籍人士都可以成为参评主体,使劳模的构成更加多元化。
我相信,这一股新力量出现在劳模评选中,会增强非京籍人士对首都的归属感,提升首都劳动者大家庭的凝聚力。我们要通过扶持这一新的劳动者群体,引导他们把首都作为自己发展事业的舞台、安身立命的“第二故乡”,让他们更加热爱北京、热爱劳动,共建人文、科技、绿色北京。
■整理/本报记者 赵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