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其他 >> 正文
日本鸠山家族4代中国故事

 

鸠山威一郎:负责谈判《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鸠山家族的第三代政治人物,是鸠山由纪夫的父亲鸠山威一郎。鸠山威一郎曾在日本政府大藏省(即财政部)连续工作30余年,是当时日本政坛有名的“财神爷”。1970年,他当选参议员,工作重点转入外交方面,曾多次访华,积极支持中日友好。

  1976年,鸠山威一郎担任福田赳夫内阁外相,具体负责与中国就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进行谈判,为这一条约的缔结打下了坚实基础。

  1954年,鸠山家族建立了国际交流组织――日本友爱青年协会,这个组织被鸠山威一郎用作与中国进行交流合作的平台。1974年,鸠山威一郎接替其母薰夫人就任日本友爱青年协会会长。同年,该协会与中国中日友好协会建立合作关系,并于1980年前,先后派出三期“中日友好亲善使节团”访华,也曾接待中国青年代表团访日。1981年,鸠山威一郎积极促成中日双方开展研修生合作项目,同年,第一批中国研修生赴日进修。对日派遣研修生,曾是中日交流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既为中国培养了急需的技术人才,也弥补了日本劳动力的不足,给双方都带来了好处。

  1982年,鸠山威一郎率队到北京参加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的庆祝活动。1984年,他曾组织部分日本青年参加了中国安排的“三千日本青年访华”活动。

  鸠山由纪夫:对《红灯记》日军头目叫鸠山不满

  鸠山由纪夫和弟弟鸠山邦夫,是鸠山家族的第四代政治领军人物。当年两人与父亲鸠山威一郎,同时作为议员出现在日本政坛,一度形成一门三议员的奇观。

  关于鸠山由纪夫,日本民间流传一则颇为有趣的传闻,称当年日本代表团到北京讨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问题,鸠山由纪夫也在访问人员之中。当他见到周恩来总理时,提了一个颇为“私人”的话题――对京剧《红灯记》里的日军头目取名“鸠山”提出“抗议”。还说在日本姓“鸠山”的不多,他认真查过,没有叫鸠山的在中国干过坏事,请周总理帮忙还鸠山家一个清白。

  此说不见中文记载,但不少日本人都相信这段传闻。因为鸠山这一姓氏在日本仅此一家,而鸠山家几代人都是政府要员,到前线服役的可能性不大。

  其夫人鸠山幸1943年生于上海,也与中国有不解之缘。

鸠山由纪夫夫妇年轻时。

  在从政期间,鸠山由纪夫多次率团访华。2000年作为民主党代表访华时,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发表演讲,题为《以日中建立共通议程的时代为目标――建立“同心同德”的日中关系》。之后,他还多次反驳“中国威胁论”,强调“中国不是威胁”。2009年6月3日,他任民主党负责人后,在民主党本部会见中国驻日大使崔天凯时表示,自己就任首相后将不参拜靖国神社。

  由于在大多数问题上,鸠山与中方的认识较为一致,日本右翼声称:“鸠山由纪夫不是亲中派,而是‘媚中派’”,以此发泄不满。

  鸠山由纪夫的弟弟鸠山邦夫,1980年曾任“东京都日中友好协会”副会长,现任“日中友好议员联盟”理事。

  值得一提的是,鸠山家族与中国还有密切的经济关系。鸠山由纪夫的母亲鸠山安子是世界最大轮胎企业之一普利司通公司创办人的长女。普利司通公司因而成为鸠山家重要的财富来源。2007年,普利司通公司在中国的新工厂在惠州剪彩,总投资达到3亿元人民币。如今,普利司通在中国拥有中国总部、4家生产基地、1处培训中心和两处研发机构,日产轮胎2500条以上。

  在日本的政治世家中,在中国拥有如此雄厚的商业基础,又在政治、民间交流与中国有如此密切关系的,仅鸠山一家。

上一页  [1] [2]  尾页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2020年中日青少年科技营在南京开营
继承友好传统、开创中日地方交流新局面
2020年中日青少年科技营在南京开营
中日民间团体携手抵制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教科书
东京汉语角举行第六百次活动“让更多日本民众深入了解中国”
“小大使”互访交流为中日友好注入活力
日本东京汉语角举行第600次活动
2019“中日小大使”活动欢迎会在日举行
外交部:希望大熊猫能更好地发挥中日友好“使者”的作用
讲述中日友好往来故事
中日友好交流故事会在大阪举办
中日友好交流故事会大阪开讲
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在华侨华人专场离任招待会上致辞
汪洋会见日本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代表团
王东峰许勤会见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河野洋平一行
中日5年内将安排3万名青少年交流互访
日中友好会馆在东京举办“关于留学的对话”特别论坛
黄檗文化架构桥梁促中日民间友好交流
中日黄檗文化民间友好交流频繁
中国驻日使馆与日本各界友好人士共度小年
2019年中日友好成人仪式在北京举行
第一届中日友好交流城市青少年足球友谊赛在日举行
中日人士齐聚畅谈日中友好会馆后乐寮前世今生
中日友好“掘井人”冈崎嘉平太展在清华大学开幕
广州封埋“时光容器”纪念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4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