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民间交流 >> 正文

坂东玉三郎爱昆曲缘起梅兰芳

作者:未知  来源:人民网   更新:2009-7-18 19:15:14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从左往右依次为:主持人:李智勇、坂东玉三郎、中日版《牡丹亭》制作人靳飞

   3月17日上午,日本国宝级歌舞伎大师、有“日本梅兰芳”之称的坂东玉三郎做客人民网音乐聊吧,谈“我怎样唱中国昆曲《牡丹亭》”。坂东玉三郎说,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歌舞伎的表演名家,和梅兰芳大师有很深的渊源,使他从小就对梅兰芳先生非常痴迷,并且对京剧产生了兴趣。

  [主持人]:作为歌舞伎的演员,您是怎么练上昆曲的,我听说是有两位先生把您的“心”招到中国,这两位先生:一位是叫梅兰芳,一位是叫张继青,是这样的吗? 

  [坂东玉三郎]:我从小就是这样。我的爸爸和我的祖父都是歌舞伎的表演名家,他们跟梅兰芳大师有了很深的交流,从他们的口中得到了很多关于梅兰芳先生的事情,所以渐渐的对京剧感兴趣,也开始不断的学习。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昆曲也是从京剧里延伸出来的,尤其是《贵妃醉酒》,所以我对昆曲开始感兴趣了,然后借着歌舞伎到北京公演的机会,渐渐跟这些大师有了交流和合作

  [主持人]:日本有一部《牡丹灯笼》,我原来知道您是想把《牡丹亭》翻译成日文来唱的,可是后来为什么又用中文来唱呢?

  [坂东玉三郎]:第一个当年我受祖父的吸引力,还有一个就是在日本《牡丹灯笼》这种歌舞伎的作品,让我感觉到我对中国《牡丹亭》的向往,也希望能够看到中国昆曲的《牡丹亭》。还有一个就是张继青老师在日本演出的时候,那个音乐给我很大的震撼,所以说有这三个原因我就想能不能把《牡丹亭》这个戏移植到日本《牡丹灯笼》里来。

  [坂东玉三郎]:我第一次到苏州的时候,还是想把它变成日本戏,但是在苏州开始排练的时候,我一上台大家都惊讶了。一开始大家认为,好像没有学过中国戏要重新开始学,但是我什么都会,就是不会中文。所以说大家都惊讶,说你别唱日本戏了,你就唱昆曲得了。而且平时我嗓子很好,但是在日本的时候,我的好嗓子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主持人]:之前听说您多年种牡丹没有种活,后来在靳飞先生的指导下种活了,说这个也是促成你《牡丹亭》之行的一个原因?

  [坂东玉三郎]:其实在做《牡丹亭》之前,我到日本一个小岛去指导一个乐队演出,这个时候给了我一点牡丹的花籽,我就想拿到那个岛上种。但是种下去以后,总也没有长出来,正好靳飞先生去看。因为种牡丹非常的困难,特别是牡丹需要养料,我记得中国有这种的方法,就是把肉皮煮了以后种在下面,没有想到牡丹开的非常好,这个可能也是我们合作的一个原因吧。

  [主持人]:那这个时候是你们酝酿《牡丹亭》的时候吗?

  [坂东玉三郎]:通过爸爸和祖父,想知道梅兰芳大师是演的什么样的京剧,后来我爸爸和祖父告诉我说,他们演的就像《牡丹亭》那样的剧目,我非常喜欢牡丹花和兰花,但是兰花非常的难种。牡丹在日本其实是非常普遍的,1000年以前是由中国传过去的,我觉得这个也是一种缘分。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 上一篇中日友好:

  • 下一篇中日友好: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国侨办副主任李刚走访神户中华

    华人企业家王波:致力于科技研

    “2016在日中国企业协会-工行

    日本珍品来西安 展示唐代中国风

    “梵音东渡——日本醍醐寺国宝

    福岛工艺品会津本乡烧10月份将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