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民间交流 >> 正文
歌舞伎大师昆曲梦圆 日本“杜丽娘”来了

坂东玉三郎



 
引子:
  5月6日至15日,北京湖广会馆,一出别样的昆剧《牡丹亭》要在此上演。一位名唤坂东玉三郎的日本歌舞伎大师,将放下本国的扇舞,操起中国的昆腔,演绎我们所熟知的“杜丽娘”。

  他携在日演出之盛而来。

  3月6日至25日,中日版《牡丹亭》在日本京都南座剧场公演20场,场场爆满。平均每场谢幕次数多达4次,掌声可以延续20多分钟。不少观者自东京、千叶专程而来,行程近似从北京到江苏。

  他不愿意把这种辉煌止步于日本,他想站在梅兰芳曾经站过的舞台上。这,是他做了许多年的梦。

  为了这一天,一句中文不会的他专程赶到苏州学艺,一个音一个音地记,一个口型一个口型地对,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摹……终于到唱念无碍,行腔圆满。

  一个日本人,一个歌舞伎演员,为什么如此钟情中国昆曲?这背后,又有着什么故事?……  

  ①中日合作之后,新在哪里?

  “并不是用歌舞伎的东西来改造昆曲”

  尽管合作方都是苏州昆剧院,都是《牡丹亭》,坂东玉三郎携来的这版跟白先勇牵头的“青春版”倒并不一样。

  用执行导演靳飞的话说,“玉”牡丹不同于“白”牡丹。

  此版不演全本,将集中演出以“梦中情”为特征的四折:“游园”、“惊梦”、“写真”、“离魂”,并将在其中恢复乾隆时期演出的“堆花”一场。

  演出体现着中日合璧的味道。坂东玉三郎用中文唱昆曲,演绎“惊梦”和“离魂”两折中的杜丽娘;“写真”和“游园”折中则由中国旦角演员刘铮、董飞饰演;小生柳梦梅则是由“青春版”中走出的俞玖林。

  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对记者说:“这版《牡丹亭》其实更向传统回归。比如,用生、旦、净、末、丑不同行当的演员来取代‘花神’,这更能展示中国传统戏曲的特点。”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歌舞伎大师齐聚北京 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
京剧大师梅葆玖与日本的不解渊源
中日艺术家联袂献演 展示两国传统佳作
曹禺与日本:从歌舞伎看到中日艺术相通之处
日本歌舞伎大师在华获“荣誉市民”
日本顶级歌舞伎大师“惊梦”杜丽娘
中国昆剧将与日本歌舞伎同台演出
日本歌舞伎大师将与中国演员合演昆剧《牡丹亭》
歌舞伎大师坂田藤十郎访谈
日本歌舞伎下月北京上演
日本歌舞伎9月来华巡演
日本歌舞伎将于9月赴华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