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正文
想留在海南做好事:日本工程师在琼奉献66载



  人民网海南视窗11月28日消息:
  
   66年前,他是修建南渡江铁桥的日本工程师;建国后,他是海南工业发展的元老级人物;述及往事,这位87岁的老人三次掩面无语———
  
  黄博明还有一个名字,深藏内心不愿提及:斋藤博明。
  
  这个名字,甚至连他的子女都不知道。
  
  台湾、日本、海南,是黄博明生活过的3个海岛,犹如3个节点,串起了黄博明如海岸线一样曲折的人生。
  
  老人是日军侵琼时期的日本工程师,这段历史,几十年来如十字架,沉沉压在老人心头,至今还在隐隐作痛。
  
  老人的女儿告诉记者,因为这份伤痛,长期以来,老人对几乎所有人都紧闭着记忆之门。对身边朋友和亲人的询问,他总是说:“我曾经有负于中国人民,回忆往事对我来说,非常痛苦。”
  
  推开锈迹斑斑的记忆之门
  
   11月15日在海口市海秀路的一幢老式宿舍楼里,记者拜访了87岁的黄博明。因右腿骨折,老人已卧床两年。在几乎与世隔绝的两年间,老人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严重退化,但他还是一点点推开了那扇锈迹斑斑的记忆之门。
  
   “我妈妈是台湾人,姓黄,斋藤是爸爸的姓,他是土木工程师,在台北工作时,认识了我妈妈。”黄博明吃力地开始了讲述。
  
   1919年,他出生在日占据时期的台湾。很小的时候,黄博明被送回到父亲的老家日本千叶。中学毕业后,他考入了东京大学,研习工科。直到1938年大学毕业后,他才重回台北,在台湾糖务局谋了一份“技师”的差事。
  
   “当时,很多台湾朋友来海南榨糖,说这里能挣到钱。”就这样,1939年11月,“我坐着轮船漂了几天就到了海南。”黄博明对记者说。
  
  那时的黄博明正青春年少,不曾想到此番到来,选择了一个多么错误的时空。来海南后,黄博明先后受雇于台资和日资公司,其中包括明治制糖株式会———一家对海南进行经济掠夺的日本商业机构。他先在定安做过农业服务员,在这期间,他认识了一位漂亮善良的“定安娘”,两人一见倾心,结为连理。
  
  后来他以工程师的身份,参加了日占时期的一些大工程建设:南渡江铁桥、海口机场、石碌铁矿至三亚的铁路等。

[1] [2] 下一页  尾页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中日友好:

  • 下一篇中日友好: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海南日报-毛超峰会见日本和德国客人
    日本海南总商会会长符明潮:不遗余力助推两地交流合作
    日本内阁委员长办公室主任青芝俊弘一行来访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一个日本姑娘与“慰安妇”老人的十年
    海南知名文化人阿丁的个人书法作品展在日本竹寺举行
    日本JST特别顾问冲村宪树先生一行海南宣讲樱花科技计划
    日本宣讲团到访热带海洋学院 推介科技交流
    【中日交流】相信海南会成为世界一流海岛旅游目的地
    海南省副省长姜斯宪会见日本驻穗总领事
    日本友人资助 昌江古川春蕾小学教学楼落成
    海南三亚市兴建“鉴真东渡”园林景观
    日本客人到海南省农校参观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