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种自由开放经济的政策,不只是对第三世界国家,也向韩国、日本频频招手。韩国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两国之间相当友善;但日本则深不可测。相当一部分日本人对中国又怕又妒又恨,又不知所从。他们心胸狭窄,看到中国的影响力大大增强,心态极不平衡。可是,中国又是日本经济的一大支柱,一旦倒塌,对日本的后果不堪设想。日本一些右派记者宣传“中国军事威胁论”,企图制造这样一种空气———中国领导人在挑动反日情绪。实际上,他们是想借此在本国国民当中制造仇华心理,找借口加强和扩充军事力量。日前,笔者与德国的老总理施密特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他说:“中国对日本的友善不要操之过急,不然会得罪一批不喜欢日本的亚洲国家。日本不承认二次大战的罪行是不明智的,给自己带来了孤立。”
中国对待日本,不是什么韬光养晦的问题,而是如何改善两国人民关系的问题。必须从民间着手,促进民间的经济合作。
不久前在上海,我和在京都龙谷大学任教的老朋友卓南生教授相遇。我们都认为,中国太不了解日本,应该多出些书,多召开些座谈会、研讨会。中国的对日政策,有时过软,有时过硬,而且带有不必要的成见,必需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而日本把中国人的脾性吃透了。中国也需在各大学创设“日本学”,要全面、系统、科学、严谨、客观地研究日本的历史和文化,要学会尊敬他们,他们有很多长处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
笔者认为,对待日本人民、做生意的人要友好谦和,他们对过去的侵略战争不应负责任。但日本政府的过分举动,如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就是要成心做给你们看,向你们挑衅,看你们怎么办。中国也不能过多谦让,你越谦让,他就越会得寸进尺。
国内有一些人认为,过去的旧账就让它过去吧,不必再提了。笔者认为这是不对的。日本在历史上犯下的滔天罪行必需澄清,而且要不断地提,这是对历史的一种严肃负责的态度。笔者时常怀疑,中国是否仍有必要与日本的经济扣得那么紧?“外交促经济”也有不同的方法,有的时候,让日本经济界吃点苦头,让他们跳出来叫嚷,比你不断提抗议要强有力得多。这只是笔者在欧洲的一己之言而已。(关愚谦/德国汉堡大学教授)
中国青年报 2005年0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