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奥运会接近尾声,精彩纷呈的赛场角逐让我们大饱眼福,奥运百年之后回到故乡确实不同凡响。人们注意到,从一开始,奥运奖牌榜上,亚洲的两个大国中国、日本一直处于第一方阵的位置,着实让世界感受到了体坛的亚洲雄风。对在日华人来说,除了关心祖国健儿的成绩,还近水楼台地了解了众多日本奥运选手的信息。 日本是金牌榜上杀出来的 “黑马”,截止发稿日本已经获得了15块金牌,在金牌榜上紧随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排名第四。以往日本获得金牌最多的一届奥运会是40年前的东京奥运会,在那届奥运会上共夺得了16块金牌。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拿到10块金牌以来,日本20年来在各届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还从未达到过两位数。本届奥运会一开始,日本夺金浪潮势不可挡,14块柔道金牌中,他们一口气拿下了8块;而在原本美国、澳大利亚一统天下的游泳比赛中,日本又拿下3块金牌,让人刮目相看。此外日本选手在田径、体操项目上也有出色表现,体操队获得了团体冠军,被日本媒体惊呼“体操复活了”。 相对于日本来说,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更是理所当然地成了金牌大户,虽然成绩好于日本,中国体育界还是谦虚地找不足,并从日本奥运崛起的经验中学习人家长处。因为同为亚洲人,在体育训练等方面总有许多可比性。比如获得两枚金牌的日本游泳选手北岛康介对中国男子游泳是一个刺激,人种问题可撇开,选材和训练方法的科学化才是关键。日本在选拔游泳运动员时,制定了比国际泳联更苛刻的标准。不光是技术,心理素质也是重要依据。北岛康介的教练平井伯昌说:“我们只要最坚强的运动员。” 中国奥运代表团副团长李富荣承认中国的优势项目受到了冲击,并且以体操为例,认为中国的情报不准,低估了对手的实力。中国媒体总结说,日本代表团表现如此之好,博采众长和情报战略是其中重要的原因。日本柔道联盟积极开展情报搜集工作,逢重大国际比赛就拍摄录像,认真研究对手情况,做到知己知彼。而日本方面则说:体操训练上我们改变了原来俱乐部单打独斗的方式,借鉴了中国和俄罗斯从小培养、集中训练的方法,终于在雅典夺回了阔别26年的奥运男团金牌。 从国家层面来说,日本奥委会按照一项政府制定的体育振兴计划,在2001年推出了奖牌倍增战略。中心内容就是使日本的奖牌比例从亚特兰大奥运会的1.7%提高到北京奥运会的3.5%。这一计划还包括一整套从少年选手到顶尖运动员的培养方案,确立了各单项团体在体育医学和科学、情报分析等方面相互支援的体制。 在日本奥运代表团中,有几位颇有中国缘的选手。对女子乒乓球手福原爱来说,中国是她的“第二故乡”。这个按好莱坞培养童星模式成长起来的15岁天才少女在中国也广受欢迎。福原爱从3岁9个月就开始学习乒乓。父亲武彦认为“为了提高水平有必要到世界上实力最强的中国去经受锻炼”,所以4岁的时候她就到来到了中国。她一年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与悉尼奥运会的金牌得主王楠等一起练习。在雅典她也用流利的中文回答了中国记者的提问,笑容非常灿烂。 此外,日本的马拉松队员野口水木夺得奥运女子马拉松金牌后,中国云南省体育官员向野口表示祝贺。由此传出日本马拉松队员的好身手是在云南练成的消息。负责照料日本选手的云南省体育总会秘书长张俊在谈到对野口的印象时说:“她是一个不服输的实干家”,他还分析,野口每年都会到海拔1,890米的昆明进行训练,“奥运夺冠是她在高原坚持科学而丰富的训练所取得的成果。”除了野口之外,名列第5的土佐礼子和第7的坂本直子也在昆明训练。张秘书长表示:“日本女子马拉松在这10年来进步神速,实力已经问鼎世界。我们也希望学习她们的经验和训练方法。” 给中国女垒带来最多苦涩的是曾担任过中国女垒队长的41岁的任彦丽,这位从前的中国籍女人现在的名字叫做“宇津木丽华”。中国媒体这样描述着:“赛后,宇津木丽华旁若无人地接受现场观战的日本球迷欢呼,还不断冲着日本看台上的“太阳旗”致意……”日本的电视台则专门制作了宇津木丽华的专题片,在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不顾全身多处伤痛顽强征战奥运的女人。 善于制造绯闻的中国媒体不忘在中日选手之间“牵线搭桥”,也算奥运佳话。传得最广的是“亚洲男女蛙王之恋”,有力证据是北岛康介曾对罗雪娟说“我爱你”。后来有日本记者证实北岛已有女朋友,看来是中国媒体“自做多情”了。纯朴又聪明的北岛借简单易学又充满感情的“我爱你”来表达纯洁的跨国友谊,这让我们感动。要是中日之间人们彼此多说几句“我爱你”就好了。另外,还有福原爱暗恋王励勤的故事。人小鬼大的福原爱表示不怕让人知道自己喜欢王励勤,她解释说:“这是一种对偶像的崇拜。” 奥运风云过后,中日两国还将继续领导亚洲体坛新潮流。日本著名柔道选手谷亮子说:即使当了母亲以后,也要到北京奥运会上拿金牌。北岛康介勇夺金牌后,他的老家东京荒川区的父老乡亲欣喜若狂,说要把荒川区的游泳池改用北岛的名字命名,北岛拒绝了,他说:荣誉已成过去,我要从零做起,面向北京奥运。柔道选手井上康生这次意外失手,让人扼腕叹息,说起来井上是记者的学弟,师出同门,他目前在大学院攻读社会学。去年记者曾问他是否还征战北京奥运,当时他不置可否地说:到2008年我就30岁了……这些天他成了雅典赛场上的“巡视员”,为日本选手加油。日本记者在场上看到他,总是用“北京在等着你呢”来鼓励他,井上含笑点头。日本选手心向北京奥运,中国选手更要励精图志了,我们同样属于亚洲,有许多的共同点,中日体育需要更多的交流,需要更多的互学互帮,让中日选手在四年后的北京奥运上再展亚洲雄风。 |
中日体育崛起不忘互学互帮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年会:中日学者聚焦半个世纪以来的“紧密合作”
中国福建黄檗山万福寺致贺日本京都黄檗山万福寺开山360周年
中日大学生“云对话” 探讨两国青年婚姻观
中日合拍片《又见奈良》聚焦日本遗孤
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将于“十四五”开建
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将于“十四五”开建
青春接力、共续友谊 中日大学生接力问答活动在线举行
北京打造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 将建全球日加氢量最大示范站
中日官方举行视频会议 持续推动知识产权合作
中日(成都)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挂牌成立 聚焦文化创意产业
“中日隔海望,毗鄰知己共礼尚” 北京月坛中学校友向日本友校捐赠爱心口罩
中日创意设计学术交流季在津京两地举行
第一届中日青少年校园足球高峰论坛在东京举行
“北京之夜”璀璨东京
中日陶瓷文化交流暨名家精品展在东京举行
中日专家聚焦政治经济学发展与创新
中日共同制作《印象长崎》摄影集捐赠仪式在长崎举行
第21届中日住宅建筑交流会在重庆开幕
保护“母亲湖”——中日专家共商水资源科研国际合作
中日专家举行研讨为两国经贸合作发展建言献策
中日养老服务业合作论坛举行
《中日黄檗山志五本合刊》出版 共述两国黄檗文化历史渊源
中日集成电路产业交流会在日举办 共同推广“中国芯”
“感知北京”精彩亮相日本东京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