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中国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在《读者文摘》上发表《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引发了神州大地一场大规模的讨论,中国几十家报刊、电视台、广播电台争相报道,《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转载,为这事甚至惊动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救救教育”、“ 救救孩子”的呼声一度响彻云霄。
一晃十多年过去,但“夏令营较量”的情结依旧在延续。今年的8月12日至17日,中国、韩国、日本3国90名青少年组成的国际草原探险夏令营再度在内蒙古展开,根据随行记者的介绍,与12年前相比,中国学生的娇气、懦弱、缺乏自立精神和在恶劣环境中生存意识的薄弱等深刻问题并未得到改善,中国孩子的表现令人失望。 教育是国家根本大计,教育代表着未来,中国的教育体制、教育理念、教育手段,都存在着严重漏洞和弊病,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现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这场延续至今的“夏令营较量” 的讨论,挖掘出中国教育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启发性思路,同时提高国人的忧患意识,这应当是值得肯定的举措。特别是面对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的新课题,这样的讨论更是必要和有益的。
但综观这场讨论,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可以说,这场讨论,已经远远超越了教育学的层面,它最终被定格在中日关系的视角下来加以考察。孙云晓文章中的一个场面深深刺激了国人的神经——说的是日本人轻松地走了,他们的领队留下的是令人深思的一句话:“我们的后代比你们强。”在这里,是否有煽情的成分另当别论,但将一场夏令营的较量、或者说教育观念的较量上升到国家竞争的层面上,这种倾向已显露无疑。在国人看来:在这群日本孩子的身后,站着的是他们的家长乃至整个日本社会,体现的是大和精神的精髓。由此,我们在参与这场讨论时,已经超越了教育领域的纯客观探讨,把一些政治的理念、历史的恩怨与忧患统统放置在这群孩子嫩稚的肩上。
在这场“夏令营较量”的讨论中,我们将坚韧刻苦、独立向上、生存意识强等大把大把的优点无私地“奉献”给日本的孩子,作为对照系,中国孩子的丑陋性也暴露得一览无余。这种简单粗暴的二分做法明显缺乏辩证的思维。这几十个孩子,就能够代表中国的未来吗?这群城里长大的中国孩子,在没有任何训练的前提下,又如何能够与经常参与野外活动的日本孩子平等对抗?再说,能够抗击几十公里的越野跑,就一定表明生存能力强、具有自立和吃苦精神吗?完全无视中日两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现状的差异,仅仅用一项指标来评判两国孩子的优劣,这是很难以理服人的。
事实上,中国学生在学业上的拼劲、中国青少年的总体素质,在国际社会上多获好评。近来国外媒体包括日本的评论,纷纷指出中国新一代的独生子女们,开始正式迈向社会,面对家长的期盼,承担着社会进步的责任,与原先悲观的估计恰恰相反,他们比上一代人更能自觉、更能勇敢地迎接未来的激烈竞争和挑战。与此同时,当我们在毫不吝啬地“吹捧”日本的教育时,日本的指导者们却整天在为日本教育水准的低下而犯愁,为日本青少年的犯罪、逃课、学级崩溃而揪心。
因此,透过“夏令营较量”这样一种讨论,对我们的教育敲响警钟是有益的,但仅仅通过这种比较,就判定中国不如日本、中国没有未来,这是很不负责任的、很不客观的做法。诚然,通过这种落差比较,增进了国人的危机意识,但由这种危机意识产生假想敌意识,再到最后归结为强烈的中日对抗意识。这种单线思维必然导致如下结果,即在对待日本问题上,我们要么就将它贬得一钱不值,要么就将它抬得高耸入云。一场简单的孩子间的较量,或者说教育观念差别的冲撞,到结果渗透了太多意识形态的东西,而结论是一个:“我们无论如何不能输给小日本。”于是乎,一场教育问题的讨论最终被归结为中日两国政治命运的较量。在泛政治意识的影响下,这种讨论又如何保证其冷静与客观?
夏令营的较量还将继续一下,但我们的观察视角是否应该变一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