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让日本人真切感受到与中国书法的渊源”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5-6 14:57:31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原标题:“让日本人真切感受到与中国书法的渊源” 郭同庆:以前我住东京品川。回归书画隐居后,我搬回了群马。20年前我在群马买了隐居用的“草庐”。这个带一个院子的草庐也不小。早上能在院子里打太极拳,妻子养鱼种花。我有被誉为“关东第一桌”的大书桌,因为可以画八尺整张的作品,我十分知足。还有挂有唐云、钱君匋两位老先生题写匾额的书房“谦石庐”。我不去东京上课时,就在“谦石庐”研究章草蘧草。也在补文学历史课,也学着咏诗作句。正在努力将以日语为工具思维的大脑转换为原来的母语思维。 艺术评论:您教书法,又是从上海出来的,那么您在讲座中怎么讲解与海派的艺术渊源? 郭同庆:海派是包罗万象的。 艺术评论:有一个说法是海派本来就是海派无派。 郭同庆:对,海派是归纳融合的,在上海时间长了,谁都是海派。 艺术评论:其实从某种角度说这是个地域名称。 郭同庆:我本身是海派小小的一员,所以我去年的书法巡回展叫“墨海一粟”。实际上东京中国文化中心教什么呢?我曾搞了一个千字文学习讲座,每次我们一起学“四字一语”。我们学它的内容,用各种字体来去学习书法的宽度。现在目前是楷书为主,还有隶书、草书,以前还有行书,两个小时讲座,要全部写是写不深、写不透的,比较浅的,但一开始三年是每周一次,回家练习,所以按照这个是吸取日本的一种教学方式。老师综合性地参考各方面资料写欧阳询风格的楷书,我的楷书是欧阳询风格,带一点北魏的味道,力量比较强。今年4月日本新年度,为了纪念自己的先生王蘧常先生诞辰115周年——就是把海派很重要的一个大家的字体与精神传下去——成立了一个王蘧常先生显彰会,现在会员还比较少,主要是我的学生。等于是让会员们学习研究他们师爷的书体。海派东渐,是建立在这种传播的基础上的。说一句较极端的话,没有吴昌硕的弟子河井荃庐在日本的传播,光靠王一亭的努力,日本也不会形成如此广泛的吴昌硕支持层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