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5月15日电 (记者 李姝徵)让全职太太渡边亚沙子没想到的是,告别职场十余年,她在远离家乡的上海干起了“团长”。 封控期间运力紧张,小区物资供应很难散单配送,许多居民通过社区团购的形式获取生活物资。“团长”成为组织居民购物,保障物资供应的重要角色。 疫情期间,渡边亚沙子成了一名“团长”。“我离开职场已经十多年了,没想到,竟然在上海做起了一份全新的‘工作’。”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渡边亚沙子如是说。 渡边亚沙子(左)正在分发物资。 受访者供图
2019年,渡边亚沙子跟随赴任的丈夫,举家迁至上海,居住在长宁区娄山关路一处日籍人士较为集中的小区内。照顾家人,和朋友一起游览市内景点,尝试各类餐厅……组成了她平静又稳定的生活。 “我比较怕生,即便是小区里的日本人都不完全熟悉,只有少数几个朋友。”渡边亚沙子说,中文不太好的她和中国居民更没什么交集了,“我只会说‘不好意思’‘谢谢’,还有在电梯里问中国邻居要去‘几楼’?” 今年3月,新冠疫情在上海暴发,渡边亚沙子的生活也遇到了挑战。“封控前储备的物资快消耗完了,要去哪里补充呢?家人的一日三餐要怎么办?”这一切都让渡边亚沙子感到不安。 好在,小区里的中国邻居们开始组织社区团购,也将日本邻居们拉进了群。然而,不少日本住户中文水平有限,应接不暇的“接龙”信息让他们深感疲劳。 “群里的信息量太庞大了。一些会中文的日本妈妈们,也没办法跟上团购的速度。”在“坚持”两天后,渡边亚沙子决定自己当“团长”。 于是,她联络起小区里的日本住户们,组建起“日本妈妈团”。一个带一个,邻居们接连入群,渡边亚沙子的“团购群”迅速壮大至240余人。渡边亚沙子说,其中还有不少中国居民,“中国人和日本人各占一半。” 寻找团购资源、统计购买人数、协调沟通物业、物品消杀搬运……在疫情之下的上海,小区“成团”的背后,都意味着巨大的工作量。 而“百人大团长”的精力投入,更不逊于一份全职工作。于是,邻居们自发形成志愿团队,帮助渡边亚沙子“团长”:“团购组”寻找资源、了解居民意向;“会计组”统计购买数量、收货款;“运输组”搬运物资、分发至各楼栋……三个志愿团队的信息汇总给渡边亚沙子,再由她调度。 语言不通,有精通中日双语的志愿者帮忙翻译,需要报备,有中国邻居和物业沟通协调……“如果没有大家的帮助,这个团队是无法运作起来的。不论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都在帮忙一起组织。”渡边亚沙子说,原本怕生又害羞的她,正因为这份“工作”而收获了更加紧密的邻里关系。 渡边亚沙子(左)在核对订单。 受访者供图
从照顾一家三口的一日三餐,到帮助数百名住户们“充实冰箱”,在渡边亚沙子看来,承担“团长”的工作,是她回馈小区,表达感激之情的方式。 为了维持居民的正常生活,而驻守小区的保安和保洁员;协助组织核酸检测,帮助外籍居民录入信息的志愿者……疫情期间,周围人的点滴帮助,让渡边亚沙子从最初的“不安”到如今心怀“感激”。 |
“日本妈妈团团长”渡边亚沙子:疫情中的新“工作”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赵乐际会见日本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
日方提出希望再次租借大熊猫 中国外交部回应
“解读新时代中国——中日学者智库研讨会2025 in 大阪”举行
在川日资企业恳谈会成都召开 推动经贸合作
中日韩文化交流年 小林国雄看好盆栽传播
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代表团访问对外友协
刘建超会见日本日中友好议员联盟访华团
大阪世博会四川活动周正式启动
中日民间组织举办45周年友好条约纪念活动
中日联合摄制纪录片《和平之路》,促进历史和解
中日联合举办“友好城市”论坛,深化地方合作
中日达成中小学姊妹学校共识,促进青少年交流
扬州直航大阪 瘦西湖与难波的白昼之约
李熙燮谈中日韩合作:以同舟共济精神为引领
中日韩合作不断前行 颜亮寄予厚望
中日学者联合探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中日友好协会与携程推出“友好自驾游”,吸引中国游客
中日青年动漫交流营在东京开幕,吸引中国留学生
中日友好协会在青岛举办“日本文化节”,吸引中国家庭
东京大学与复旦大学联合举办“中日文化周”,促进学术交流
中日友好医院与东京大学合作,推健康交流项目
中日高校动漫交流赛在东京开幕,吸引留学生
上海举办“中日茶文化节”,促进民间交流
中日友好协会举办“2025微博文化交流夜”,表彰明星贡献
北京大学与茨城县深化友好交流,吸引中国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