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其他 >> 正文
综述:公益数据库构筑中日交流新平台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记者 柳丝)打开“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网站,在搜索栏键入“中日”二字,不出一秒,《两千年中日关系发展史》《新华日报》《解放》周刊等数百种图书、期刊、红色文献、报纸和历史影像资料便全部显现出来,可以免费下载和阅读。


日前,这一公益数据库经过近一年试运行后正式上线,引起学界普遍关注,给中日民间和学术交流提供新的平台。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汪朝光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日本有亚洲历史资料中心,现在“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上线后,不仅便于中国学者研究历史,也能让中日双方史料更加平衡,有助于日方从中方的史料来了解历史,从而更好地推动两国学界乃至普通民众加深彼此了解。


作为大型综合性文献共享和学术交流平台,这一数据库依托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馆藏资源,与国家图书馆、国内外多所高校等机构单位合作,整理上传大批文献资料。截至目前,平台已经拥有图书1.1万余种,报纸近400种,期刊约1000种,总计近1000万页各类资料。


现有著录队伍每月可完成130多万页的著录任务,每月可上传文献近100万页。平台还征集到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所珍藏“卡尔逊档案”的全部电子版。预计未来5年内,数据库上传文献总量将超过日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近一段时期,日本政府多次在对华关系上展现积极姿态。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正步入正常轨道,面临改善发展的重要机遇。


中国近代史知名学者马敏对记者说,推动中日关系未来几年乃至下一个40年的发展,民间交流很重要,特别是中日青少年的交流。这一数据库可以更好地把真实的历史展现给大家,“不管是中国的青年还是日本的青年,都能够通过这一平台了解一个真实的历史,树立一个正确的历史观,在正确认识历史的基础上向前看”。


中日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交往史,文化交流是其中重要方面。今天,这一数据库让沉睡的史料“活起来”,让历史跨越时空与今人对话,走近更多民众,焕发新的生机,促进彼此理解。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高士华说,“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是一个交流的平台,能够促进人们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中日关系史和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史,对双方和世界各国人民了解这段历史都有好处。


日本庆应大学商学部教授段瑞聪是该数据库的一位使用者。他说,这一数据库一定会引起广大日本学者以及对抗日战争和近代中日关系感兴趣的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对促进中日之间相互理解、建立相互信赖关系具有深远意义。


“期待中外历史学者利用平台所提供的新史料,不断发表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抗日战争研究和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为发展中日关系作出贡献。”段瑞聪说。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年会:中日学者聚焦半个世纪以来的“紧密合作”
中国福建黄檗山万福寺致贺日本京都黄檗山万福寺开山360周年
中日大学生“云对话” 探讨两国青年婚姻观
中日合拍片《又见奈良》聚焦日本遗孤
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将于“十四五”开建
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将于“十四五”开建
青春接力、共续友谊 中日大学生接力问答活动在线举行
北京打造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 将建全球日加氢量最大示范站
中日官方举行视频会议 持续推动知识产权合作
中日(成都)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挂牌成立 聚焦文化创意产业
“中日隔海望,毗鄰知己共礼尚” 北京月坛中学校友向日本友校捐赠爱心口罩
中日创意设计学术交流季在津京两地举行
第一届中日青少年校园足球高峰论坛在东京举行
“北京之夜”璀璨东京
中日陶瓷文化交流暨名家精品展在东京举行
中日专家聚焦政治经济学发展与创新
中日共同制作《印象长崎》摄影集捐赠仪式在长崎举行
第21届中日住宅建筑交流会在重庆开幕
保护“母亲湖”——中日专家共商水资源科研国际合作
中日专家举行研讨为两国经贸合作发展建言献策
中日养老服务业合作论坛举行
《中日黄檗山志五本合刊》出版 共述两国黄檗文化历史渊源
中日集成电路产业交流会在日举办 共同推广“中国芯”
“感知北京”精彩亮相日本东京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