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田一郎说,如果有机会,他还想再去四川。本报记者 华义/摄
“挫折感只是暂时淡化了,也许会像个影子,跟随我一生”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郭一娜发自东京 一年后再次见到岛田一郎,尽管脸庞依然如第一次见面时黝黑,但已经看不见当初从四川带来的倦容。
这位东京消防厅第六部队的消防司令,曾在“5·12”地震之后,和其他60位日本国际救援队队员一起,到灾情严重的青川和北川县参与了救援行动。
本报记者清晰地记得,当初在东京消防厅采访他时,岛田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第二天他要和心理辅导师面谈,以排解“灾害压力”。
如今,当再次提起去年的大地震时,岛田的双眉又渐渐收紧了。盯着墙上日本救援队在四川救灾现场的照片,健谈的他半天不语。
“方便面让我感到心暖”
在日本,岛田不只一次深入灾区执行过救援任务。但去海外救援,还是第一次。2008年5月15日晚6点,岛田背着行李,等待飞往北京的航班。那时,他的心里沉甸甸的。
“我知道四川离重庆很近。以前,重庆举办中日足球赛时,一些中国球迷表现很激烈。我担心救援队到了四川会不会也不受欢迎?我明白,作为救援队员,集中精力完成好任务是最重要的。但是那份担心仍在心头缠绕。”
到了现场后,岛田的担心马上消失了。灾区百姓对待日本救援队的态度,让他意想不到。
执行任务的第一天,当地政府本来为队员们准备了晚餐,但队员们婉言谢绝了,因为他们要争分夺秒彻夜搜寻幸存者。“虽然已经过了抢救生命的最佳时间,但我们还是坚信有奇迹发生。”
对于救援队员来说,保持体力很重要。每个队员身上的口袋里都装了压缩食品,倒上热水后就可以当饭吃。但是混乱的震灾现场,找到开水谈何容易?队员们只好先饿着肚子。更何况,全神贯注搜救,也已让他们忘了身体的饥饿。
当晚,正在执行任务的岛田,突然闻到了热乎乎的面香。原来是灾区百姓把一碗碗注满热水的方便面送到了救援队员手边。“我还以为是当地政府送来的。后来才知道是灾民自己的,他们把得到的方便面给了我们。在那样的环境下,那碗热面特别香,给我带来了无限动力。”泡面暖了岛田的胃,而灾区人民的照顾,则暖了他的心。
“挫折感会跟随我一生”
至今,很多国人都对日本救援队站在遗体前集体默哀的照片记忆深刻。
岛田告诉记者,除了北川中学外,其他几个救援现场,他们也举行了同样的默哀仪式。“我边祈祷,边内疚。”岛田说,“在把头深深低下的那一刻,心情复杂。”
从参与救援的第一刻起,岛田心中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救出幸存者!这个信念支撑他度过了在灾区的日子。但是最后的结果,却非常残酷——他们没有找到幸存者。
提着行李返回成田机场,岛田内心也许比来时还沉重。尽管之前的不安消失了,但是却加上了一层沉沉的挫折感。“回到日本后,身体的疲劳两周就消失了。但是挫折感却很强烈,持续了两个多月。”岛田回忆,“每当看到电视上播放四川的画面时,哪怕只是关于熊猫和九寨沟的景区宣传片,也会让我心底那份挫折感复燃。”
去年5月采访岛田时,他曾给记者看过在灾区的笔记本,上面画了一张救援现场的草图。“那张图是一组房屋的结构图,是根据那位父亲的说明画的。地震时,母子都被困在了房里。”前一阵,岛田无意中再次翻起那个笔记本,看着那张图,眼前好像又出现了那位父亲焦急的面容。岛田心中被挫折感割出的伤痕,再度裂开……
在日本,岛田接受了心理辅导,那份内疚似乎渐渐隐去了。但是,他坦言,“挫折感只是暂时淡化了。它也许会像个影子,跟随我一生。”
期待再回四川
有一天,岛田无意中看到日本电视台播放四川大地震特别节目。“一个中学的班里有不少同学遇难。老师通过各种方法给同学们做心理辅导,把笑容重新带回到了幸存同学的脸上。那位老师真是不容易啊。”岛田感慨道。
岛田说,如果有机会,他还想再去四川。“我很想见见正在克服种种困难坚强生活的四川百姓,和那些曾经给予我们热情帮助的人们,还有并肩奋战过的北京、绵阳消防部门的战友们。”
从2008年5月到2009年5月,年历匆匆翻过。“这一年对于灾民们来说,肯定是极其艰辛的一年。我希望他们加油!”而对于岛田来说,四川已经是一片让他情系的热土。尽管相隔遥远,但他的心,早已和灾民们连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