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中日友好 >> 民间交流 >> 正文
“隔世的作品依然令人触动”——中国昆曲在日本校园引发审美共鸣

新华社东京4月19日电  (记者李子越 欣芷如)舞台中央,一桌一椅,灯光静静洒落。没有华丽布景,没有复杂道具,演员唱腔悠长,婉转曲调令人陶醉。

  18日晚,上海昆剧团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演出昆曲《牡丹亭》中的经典选段。现场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慕名而来,希望一睹这绵延约六百年的中国传统艺术风采。

  4月18日,上海昆剧团的演员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演出昆曲《牡丹亭》中的经典选段。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早稻田大学教授平林宣和长期从事中国戏剧史研究。在他看来,昆曲是中国传统戏剧中最“雅致”的剧种之一。“近年来中国的电视剧、动漫、游戏等文化产品在日本越来越受到欢迎,其中也涉及到昆曲等传统艺术。据我了解,今天有观众是因为在这些内容中接触过昆曲,才特意前来观看演出。”

  坐在前排的日本观众原泽未来就是其中之一。她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很喜欢中国文化,经常看一些中国影视作品,这是她第三次现场观看《牡丹亭》,“我之前就通过影视作品了解过剧情内容,所以基本没有理解障碍”。

  演出过程中,台下观众安静入神。演出结束,掌声响起,经久不息。散场期间,几名观众在座位上交流起观后感,其中一名来自韩国的留学生朴成恩说:“舞台上的角色和乐器构成都很简约,这更凸显出演员的技艺,让人不由自主地赞叹。”朴成恩告诉记者,自己过去很少主动接触传统艺术,但看过昆曲后,“发现这些隔世的作品很有意思,能带来情感上的触动”。

  4月18日,上海昆剧团的演员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演出昆曲《牡丹亭》中的经典选段。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日本学生泷泽美帆在观看演出后说:“原以为会很难理解,但是看着杜丽娘的动作,听着她的唱腔,再加上字幕的帮助,我渐渐读懂了这个爱情故事。没想到在快节奏的当下,我依然会沉浸于这样的缓慢节奏中。”

  来自观众的共鸣也被台上的演员所感知。本场饰演杜丽娘的演员韩宜珈告诉记者,台下观众专注的眼神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尽管语言不同,文化不同,但艺术是相通的,尤其是昆曲这种融合唱腔与舞蹈的表演形式,通过身段和音乐,观众依然能够理解剧情、体会情感。”

  4月18日,上海昆剧团的演员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演出昆曲《牡丹亭》中的经典选段。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上海昆剧团演员吴双告诉记者:“东方传统艺术往往追求一种舒缓、细腻、优美的节奏和表达方式。中国的昆曲如此,日本的能乐、歌舞伎也是如此。”他认为,艺术之美不在于语言是否相通,而在于能否打动人心,“观众或许一开始只是好奇,但慢慢地会被打动,开始理解和接受,最终在不同文化里找到美与美之间的相容”。

中日友好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中日友好协会与携程推出“友好自驾游”,吸引中国游客
中日青年动漫交流营在东京开幕,吸引中国留学生
中日友好协会在青岛举办“日本文化节”,吸引中国家庭
东京大学与复旦大学联合举办“中日文化周”,促进学术交流
中日友好医院与东京大学合作,推健康交流项目
中日高校动漫交流赛在东京开幕,吸引留学生
上海举办“中日茶文化节”,促进民间交流
中日友好协会举办“2025微博文化交流夜”,表彰明星贡献
北京大学与茨城县深化友好交流,吸引中国留学生
日本传统浮世绘数字化展览在上海开幕,深化中日文化交流
日本传统茶道数字化体验上线,吸引中国文化爱好者
日本和歌山县大熊猫即将归还中国
外交部:敦促日方为中日人员交流创造积极氛围
中方欢迎日本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率团访华开展交流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绿色发展的中国样本
第四届“镜彩中国——日本人眼中的中国摄影大赛”颁奖典礼在东京举行
和合之声 美美与共——中日两国艺术家共演交响乐《诗意江南》
第四届中日国际乒乓球交流赛在东京举行
以世博会为媒 四川将推动川日经贸交流
四川冀乘大阪世博会“东风” 深化与日本文旅合作
以世博会为媒 四川将推动川日经贸交流
四川冀乘大阪世博会“东风” 深化与日本文旅合作
舞剧《朱鹮》走进日本新潟获观众点赞
在日中企协驰援日本石川县轮岛市  15吨“生命之水”传递中日友谊
中日韩合作专家对话会在首尔开幕